[发明专利]试管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9578.9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军;陈春丽;谢恩义;黄永健;陈心怡;黄博文;林翰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9/22 | 分类号: | B08B9/22;B08B9/28;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史云聪 |
地址: | 52409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 清洗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管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盛装元件、润洗元件和清洗元件,润洗元件内用于放置清洗剂,且盛装元件内用于放置若干个试管,盛装元件能够放入润洗元件内,且盛装元件与润洗元件内部连通,清洗剂能够进入试管内;盛装元件能够放入清洗元件内,且清洗元件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处用于连接外部供水装置,并向清洗元件内提供清水,出水口用于清洗元件内水的排出,且清洗元件内的清水用于清洗试管。该试管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提高清洗效率,节约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试管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教育教学领域,各种实验仪器、实验耗材的使用量快速增加,例如各种规格的玻璃滴管、吸管以及移液管等。这些试管两端均开口,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它的缺点也很突出,尤其是一头狭窄的玻璃管的清洗费时费力,且时常有污液残留在试管中。
目前,对于上述玻璃管的清洗方法均为手工清洗,常规的操作步骤为先用清水湿润玻璃管,然后用含有清洗剂的海绵清洗玻璃管的外壁,再用水管反复清洗(约30次)玻璃管的外壁和内壁,最后再用蒸馏水清洗玻璃管的内、外壁三次。
由于现有的试管大多为一头狭窄,按照上述人工清洗法,玻璃管的小口处经常会有空气滞留,造成玻璃管无法完全冲洗干净;尤其是对于玻璃滴管来说,狭窄口较长,更不易被清洗干净。若要保证尽可能地清洗干净,每次用清水冲洗后,就要人为用力甩出玻璃管中滞留的空气,这样操作繁琐、耗时长、人工强度大。且由于上述玻璃管是实验室常用耗材,使用频繁,每次使用过后均需清洗,造成清洗次数频繁,工作量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管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清洗效率,节约劳动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管清洗装置,包括盛装元件、润洗元件和清洗元件,所述润洗元件内用于放置清洗剂,且所述盛装元件内用于放置若干个试管,所述盛装元件能够放入所述润洗元件内,且所述盛装元件与所述润洗元件内部连通,清洗剂能够进入试管内;所述盛装元件能够放入所述清洗元件内,且所述清洗元件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处用于连接外部供水装置,并向所述清洗元件内提供清水,所述出水口用于所述清洗元件内水的排出,且所述清洗元件内的清水用于清洗试管。
优选地,所述盛装元件包括内筒和支撑板,所述内筒的上端开口,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内筒的内底面平行,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内筒的内底面固定在所述内筒的内侧壁上,所述内筒的内底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液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进液孔,所述内筒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所述支撑板上用于放置试管,且所述润洗元件内的清洗剂能够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进液孔和所述第二进液孔进入试管内部,所述出液孔能够连通所述内筒内腔与所述润洗元件内腔。
优选地,所述内筒的开口处固定一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内筒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润洗元件包括润洗筒、润洗端盖和润洗板,所述润洗筒的上端开口,且所述润洗筒的开口处能够通过所述润洗端盖打开或封闭,所述润洗板靠近所述润洗筒的内底面固定在所述润洗筒内,且所述润洗板与所述润洗筒的内底面平行,所述润洗板的外边缘与所述润洗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润洗板上用于放置所述盛装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95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