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高效增氧与微生物菌剂同步投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0277.8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浏;方春霞;孙睿;葛宏艳;余灏;刘乐;石志孔;袁步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300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高效 微生物 同步 装置 | ||
1.一种水体高效增氧与微生物菌剂同步投加装置,用于水体净化,特别适用于黑臭水体的净化,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溶气微泡发生器(1)、菌剂投放器(2)、管道混合器(3)和浮岛净化装置(4),所述加压溶气微泡发生器(1)、菌剂投放器(2)和管道混合器(3)相连,所述管道混合器(3)和浮岛净化装置(4)相连,所述加压溶气微泡发生器(1)用于产生溶气水,所述菌剂投放器(2)用于投放微生物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高效增氧与微生物菌剂同步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溶气微泡发生器(1)包括空压机(11)、溶气罐(12)和自吸泵(13);所述自吸泵(13)的吸水口放置于就近水体中;所述溶气罐(1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和进气口;所述空压机(11)的输出端和所述溶气罐(12)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自吸泵(13)的出水口和所述溶气罐(12)的进水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高效增氧与微生物菌剂同步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罐(12)顶部设置的进水口和进气口为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高效增氧与微生物菌剂同步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罐(12)的中部还设置有补气口,所述空压机(11)的输出端和所述补气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高效增氧与微生物菌剂同步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1)的输出端和所述溶气罐(12)的进气口之间依次连通有压力表(15)和流量计(14);所述空压机(11)的输出端和所述溶气罐(12)的补气口之间均设置有压力表(15)和流量计(14);所述自吸泵(13)的出水口和所述溶气罐(12)的进水口之间依次连通有压力表(15)和流量计(1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高效增氧与微生物菌剂同步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溶气微泡发生器(1)还包括预处理装置(16),所述预处理装置(16)设置在所述自吸泵(13)和所述吸水口之间,用于过滤净化从就近水体中抽取的所述加压溶气微泡发生器(1)水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高效增氧与微生物菌剂同步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投放器(2)包括加药泵(21)、止回阀(22)和微生物菌剂调配箱(23);所述微生物菌剂调配箱(23)用于微生物菌剂的调配储存,微生物菌剂调配箱(23)与所述加药泵(21)、所述止回阀(22)依次相连后和所述管道混合器(3)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高效增氧与微生物菌剂同步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净化装置(4)包括不透气浮体(41)、释放器(42)、生物填料(43);所述不透气浮体(41)下部设置有一中空的反应室,所述反应室底部开口;所述生物填料(43)设置在反应室内部,生物填料(43)顶部固定在所述不透气浮体(41)底部,所述释放器(42)设置在所述反应室的中部,释放器(42)位于生物填料(43)内部,所述加压溶气微泡发生器(1)产生的溶气水和所述菌剂投放器(2)投放的微生物菌剂经过所述释放器(42)释放后进入所述浮岛净化装置(4)的反应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体高效增氧与微生物菌剂同步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净化装置(4)还包括锚固(44),所述锚固(44)一端和不透气浮体(41)相连接,锚固(44)另一端和水体底部地面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02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