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熔断器熔丝生产卷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0731.X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邹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小利 |
主分类号: | H01H69/02 | 分类号: | H01H6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盛时永 |
地址: | 221005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熔断器 生产 卷绕 方法 | ||
1.一种高压熔断器熔丝生产卷绕方法,其使用了一种高压熔断器熔丝生产卷绕装置,该高压熔断器熔丝生产卷绕装置包括支撑板(1)、顶板(2)、缠绕机构(3)和切断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1)左右对称排布,支撑板(1)的上端面共同安装有顶板(2),顶板(2)上设置有缠绕机构(3),支撑板(1)上设置有切断机构(4);
所述的缠绕机构(3)包括套筒(30)、圆形板(31)、插孔(32)、卡紧组(33)、空心柱(34)、支撑组(35)、移动孔(36)、支撑环(37)、带动链轮(38)、螺纹杆(39)、伸缩杆(3a)、架板(3b)、花键孔(3c)、带动轴(3d)、转动链轮(3e)、链条(3f)和正反转电动机(3g),所述的顶板(2)的下端面从左向右等距离安装有套筒(30),圆形板(31)上开设有插孔(32),插孔(32)没设置有卡紧组(33),圆形板(31)的下端面安装有空心柱(34),空心柱(34)内设置有支撑组(35),顶板(2)的上端面从左向右等距离开设有移动孔(36),顶板(2)的上端面通过支撑环(37)从左向右等距离转动连接有带动链轮(38),带动链轮(38)、移动孔(36)、空心柱(34)三者圆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圆形板(31)的上端面安装有螺纹杆(39),螺纹杆(39)贯穿移动孔(36)与带动链轮(38)的安装孔之间螺接,圆形板(31)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伸缩杆(3a),伸缩杆(3a)贯穿移动孔(36)与带动链轮(38)的下端面相连接,顶板(2)的上端面安装有架板(3b),架板(3b)位于带动链轮(38)的正上方,且架板(3b)的上端面从左向右等距离开设有花键孔(3c),螺纹杆(39)上开设有与花键孔(3c)相配合的花键槽,螺纹杆(39)贯穿花键孔(3c),架板(3b)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带动轴(3d),带动轴(3d)上套设有转动链轮(3e),转动链轮(3e)与带动链轮(38)之间通过链条(3f)传动连接,顶板(2)的上端面安装有正反转电动机(3g),正反转电动机(3g)的输出轴与带动轴(3d)相连接;
采用上述高压熔断器熔丝生产卷绕装置进行高压熔断器熔丝生产卷绕时具体的卷绕方法如下:
S1、插入固定:将铜丝的一端穿过插孔(32)通过卡紧组(33)进行固定卡紧;
S2、转动缠绕:正反转电动机(3g)启动,圆形板(31)带动空心柱(34)上的支撑组(35)将铜丝进行缠绕成型;
S3、切断取出:在铜丝缠绕成型之后将其下端通过切断机构(4)切断,然后再将制作成型的螺旋状铜丝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熔断器熔丝生产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35)包括电磁棒(350)、推动板(351)、弧形撑板(352)、复位弹簧(353)、螺旋槽(354)、限位槽(355)、限位块(356)和一号电磁铁(357),所述的空心柱(34)内安装有电磁棒(350),空心柱(34)的外壁沿周向等距离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设置有推动板(351),推动板(351)位于空心柱(34)外侧的一端安装有弧形撑板(352),弧形撑板(352)与空心柱(34)之间通过复位弹簧(353)相连接,周向多个弧形撑板(352)组成一个不完全的圆形筒,弧形撑板(352)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槽(354),空心柱(34)内壁开设有与移动槽连通的限位槽(355),推动板(351)的两端安装有限位块(356),推动板(351)上安装有与电磁棒(350)磁性相斥的一号电磁铁(3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熔断器熔丝生产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紧组(33)包括卡槽(330)、弹簧槽(331)、推动弹簧杆(332)、卡板(333)和二号电磁铁(334),所述的插孔(32)的内壁靠近套筒(30)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卡槽(330),插孔(32)的内壁远离套筒(30)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弹簧槽(331),弹簧槽(331)内通过推动弹簧杆(332)安装有卡板(333),卡板(333)与弹簧槽(331)的相对面安装有磁性相吸的二号电磁铁(3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小利,未经邹小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07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