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细胞线粒体质量评估的T细胞PD-1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0734.3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平;黄兴琳;李文娟;严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43;G01N33/53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凯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76 | 代理人: | 李美宝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细胞 线粒体 质量 评估 pd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胞线粒体质量评估的T细胞PD‑1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获取T细胞;S20:在所述T细胞中加入荧光标记好的单克隆抗体圈出辅助性T细胞,和/或,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加入荧光标记好的PD‑1抗体,得到试样一;S30:在所述试样一中加入线粒体探针,使用所述线粒体探针作为细胞代谢指标,划分出MT‑群和MT+群,得到试样二;S40:使用流式细胞仪对所述试样二进行检测,获得不同代谢水平下PD‑1的表达量;其中,MT‑群为线粒体探针染色后低强度表达群,MT+群为线粒体探针染色后高强度表达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线粒体质量评估来精细化PD‑1检测表达,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外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细胞线粒体质量评估的T细胞PD-1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全称为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可在T、B淋巴细胞上持续表达,同时在活化的T细胞表面表达会上调,其提供的信号能够抑制细胞活化,诱导细胞的凋亡,从而下调免疫反应,起到维持细胞的稳态的作用。PD-1最初是从凋亡的小鼠T细胞杂交瘤2B4.11克隆出来,以其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对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均有重要意义,其配体PD-L1也是一个重要的靶点,相关的抗体也起着同样的作用。PD-1和PD-L1结合启动T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使得肿瘤细胞获得免疫逃逸。根据PD-1/PD-L1的机制作用开发的单抗药物也已上市,并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上市的单抗药物一般都有相对应的伴随诊断试剂,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组织样本中PD-L1表达水平越高,患者对于PD-1/PD-L1抑制治疗效果越好,肿瘤组织PD-L1表达水平目前是临床研究、验证和认可度最广泛的PD-1/PD-L1抑制剂疗法预测标志物,但一般组织病理检测都是在确定为肿瘤的情况下,并且能获取其实体组织部位,有很多情况下,可能会存在无法获得准确实体组织的情况,导致检测结果偏差,同时该种检测的主要手段是免疫组化,需要病理医生进行阅片诊断,存在主观影响。
同时,PD-1在T细胞上的过表达也是T细胞衰竭的指标之一(在肿瘤或者慢性感染中),在一些慢性感染疾病中有发现T细胞的PD-1表达,实际上,在健康人T细胞中也可以检测到PD-1的表达,在早前的研究中也有报道,发现与正常受试者相比,癌症患者的PBMC亚群中,CD4+T、NK和Treg等细胞PD-1表达会有变化(增高或者降低)。T细胞衰竭除了与肿瘤或者慢性感染所致的抗原刺激相关,也与机体代谢状态和衰老等相关,在不同的代谢环境(营养物质的用量不同等)下或者机体的衰老状态,T细胞也会呈现衰竭状态,通过线粒体质量评估也是细胞衰竭的指标之一,同时它还能反应细胞的代谢状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细胞线粒体质量评估的T细胞PD-1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T细胞;
S20:在所述T细胞中加入荧光标记好的单克隆抗体圈出辅助性T细胞,和/或,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加入荧光标记好的PD-1抗体,得到试样一;
S30:在所述试样一中加入线粒体探针,使用所述线粒体荧光探针作为细胞代谢指标,划分出MT-群和MT+群,得到试样二;
S40:使用流式细胞仪对所述试样二进行检测,获得不同代谢水平下PD-1的表达量。
其中,MT-群即为线粒体探针染色后低强度表达群,MT+群即为线粒体探针染色后高强度表达群。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T细胞包括以下步骤:
S11: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分离人外周血样本,得到PBMC;
S12:在所述PBMC中,加入抗体包被的磁珠微球,在室温下孵育15-30分钟,得到标记好的T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07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量式正射影像数据切片服务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衍射型硅光加速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