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长Z形零件复合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1378.7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曾德标;王高明;谭书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4 | 分类号: | B21D5/04;B21D5/00;B21D1/0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红艳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长 零件 复合 成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细长Z形零件复合成形装置,包括模体I(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2)和模体II(3);所述模体I(1)呈“凸”字形,形成分别用于工序A(16)和工序B(17)的作业面,所述工序B(17)的作业面的宽度与Z形零件(5)腹板面宽度相匹配,工序B(17)的作业面的内侧形状与工序A(16)的作业面的外侧相匹配,工序A(16)和工序B(17)的作业面上都设有与Z形零件(5)侧面的下陷区相匹配的台阶(4);所述Z形零件(5)通过定位销(6)固定在模体I(1)的作业面上;所述盖板(2)和模体II(3)为全型面的平板状,盖板(2)与工序A(16)的作业面相匹配,模体II(3)与工序B(17)的作业面相匹配,所述盖板(2)和模体II(3)上都设有定位销躲避槽(7)和对模销孔(13),所述盖板(2)和模体II(3)分别通过对模销(8)定位后放置在Z形零件(5)上,所述模体II(3)上的对模销孔(13)为长圆孔(15);所述工序A(16)用于成形弯边A(18),工序B(17)用于成形弯边B(19)并校正弯边A(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Z形零件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II(3)上设置有长圆孔衬套(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Z形零件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A(16)和工序B(17)的作业面之间的距离为20~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Z形零件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I(1)的两端设有吊环(10),盖板(2)上设有手柄(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Z形零件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I(1)与盖板(2)侧面的间隙为0~0.1mm,盖板(2)外侧面拔模斜角为0-30°或留2~8mm直边再拔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Z形零件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I(1)与模体II(3)之间保持零件料厚间隙,模体I(1)的内R≤零件外R ,模体II(3)外侧面拔模斜角为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Z形零件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II(3)为L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长Z形零件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形零件(5)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14),位于两端的第一定位孔(14),一端为圆孔,另一端为长圆孔;模体I(1)的作业面上还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4)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销(6)与第一定位孔(14)的单边间隙为0~0.1mm,定位销(6)与模体I(1)的单边间隙为0~0.1mm。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细长Z形零件复合成形装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ⅰ. 按照三维数模设计Z形零件(5)上的第一定位孔(14)及工艺耳片(12),并确定Z形零件(5)展开外形,按展开外形下料并制出第一定位孔(14);
ⅱ. 成形零件:
工序A(16):用定位销(6)将Z形零件(5)定位在模体I(1),将盖板(2)用对模销(8)定位后放置在Z形零件(5)上,用橡皮囊液压机成形下陷侧的弯边A(18);
工序B(17):将工序A成形后的Z形零件(5)取下,然后将Z形零件(5)旋转180°,用定位销(6)将Z形零件(5)定位在模体I(1),将模体II(3)用对模销(8)定位后放置在Z形零件(5)上,在橡皮囊成形机的作用下,将模体II(3)压向模体I(1),并成形另一侧的弯边B(19),同时校正工序A成形的弯边A(18);
ⅲ. 成形完成后,铣切取消零件工艺耳片(12);
ⅳ. 检查成形后的Z形零件(5)外形线,修正Z形零件(5)的展开外形,直至成形Z形零件(5)的外形符合尺寸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13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冈羟胺A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微创手术用骨内病灶刮除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