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1526.5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江韩;赵学斐;章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地址: | 210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在充分发挥抗浮桩的抗浮自平衡能力的前提下,通过选取抗浮位置,以减少设置在底板下表面的抗浮桩数量,且使得抗浮桩均匀对称地设置底板下表面,故本申请的抗浮结构在保证底板的抗浮能力的同时,还提高抗浮桩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交通工程的高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发展已成为趋势。随之而来,由地下水产生的浮力对地下结构的影响尤为突出,当地下结构埋深越大,则由地下水产生的浮力则越高。地下水压力对地下结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地下室底板隆起,地下室漏水直到底板破坏;地下建筑物整体的不均匀浮起,会引起梁柱结点处开裂、底板开裂以及建筑物的倾斜等。为了满足这种基础受力平衡的需要,目前一般采用抗浮桩技术或增加建筑物配重等形式来解决,其中抗浮桩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与一般基础桩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础桩通常为抗压桩,桩体承受建筑荷载压力,受力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建筑荷载的变化而变化;而抗浮桩则为抗拔桩,桩体承受拉力,普通抗浮桩受力也是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但两者受力机制恰好相反。
图1为现有抗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传统的抗浮结构100’,其包括底板11’、基础柱12’以及抗浮桩20’,基础柱12’设于每一抗浮单元的顶点处且设置在底板11’上表面,每一抗浮单元被分隔成多个网格,抗浮桩设置于底板11’的下表面,且位于每个网格的交点处,从而解决底板中部最容易变形的问题。虽然这种布置方法布置简单,但不一定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抗浮桩的利用率,存在一定的材料浪费,使工程造价提高。另外,现有的桩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不环保,废物不能回收利用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抗浮结构底板中部容易变形,抗浮桩利用率较低、工程造价高、不环保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浮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基础结构,所述基础结构包括一底板以及设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基础柱,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一矩形的抗浮区,四个基础柱分别与所述抗浮区的四个顶点对应;将所述抗浮区分隔成若干个尺寸相同的小区域,所述小区域被排列为m*n的矩阵;以所述抗浮区四个顶点为圆心、以预设值r为半径在所述抗浮区绘制四个圆形;计算第一抗浮位置,其为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圆形在所述抗浮区内的交点的位置;绘制所述抗浮区的两条对角线;计算第二抗浮位置,其为任一对角线与一个圆形在所述抗浮区内的交点的位置;以及在所述第一抗浮位置、所述第二抗浮位置设置抗浮桩。
进一步的,每一小区域的长度为a,其宽度为b,其宽度与其长度的比值为q;所述预设值r大于或等于ma/2,且小于或等于
进一步的,当q为1时,所述小区域为正方形;当q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1,或者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2时,所述小区域为矩形。
进一步的,将所述抗浮区分隔成若干个尺寸相同的小区域,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抗浮区绘制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为所述抗浮区在长度方向上的m等分线;所述第二直线为所述抗浮区在宽度方向上的n等分线。
进一步的,当q大于0.5且小于1时,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计算第三抗浮位置,其为所述抗浮区中部的第二直线与一第一直线的交点;所述第三抗浮位置与所述抗浮区一边缘线的距离,等同于小区域的长度a。
进一步的,当q大于1且小于2时,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计算第四抗浮位置,其为所述抗浮区中部的第一直线与一第二直线的交点;所述第四抗浮位置与所述抗浮区一边缘线的距离,等同于小区域的宽度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1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