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的折弯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3253.8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翠霖;韦钞琼;吴家伟;郭知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津晶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5/02;B21D43/10;B21D43/11;B21D45/06 |
代理公司: |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9 | 代理人: | 朱肖凤 |
地址: | 545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折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的折弯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支架、两组折弯结构,两组折弯结构均安装在支架上,两组折弯结构分别为固定折弯结构和移动折弯结构,每组所述折弯结构主要包括底座、下模板、上模板、压板、支撑板、气缸等。所述移动折弯结构和固定折弯结构的上端面活动放置有待折弯的工件,所述固定底座的左边安装有上料机械手,所述移动底座的右边安装有下料机械手,所述支架上安装电箱盒,所述电箱盒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机械手电连接。该改良的折弯机实现机械化代替手工上下料,提高效率和使用的安全性,设置了脱模结构,减少出错率,减少机器启停次数,减少机器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的折弯机。
背景技术
折弯机用于铁、不锈钢、铜、铝等各类金属钣材的折弯成形。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还是半自动,还需人工去操作,手工操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工人安全保障低容易夹到手。在折弯过程中不断启停,能耗大、效率低。有时候折弯后的工件会卡在模具上,不能脱落,需停机取下工件。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对折弯机进行自动化改造,增加脱模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良的折弯机,该改良的折弯机实现机械化代替手工上下料,提高效率和使用的安全性,设置了脱模结构,减少出错率,减少机器启停次数,减少机器的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的折弯机,主要包括支架、两组折弯结构,两组折弯结构均安装在支架上,两组折弯结构分别为固定折弯结构和移动折弯结构,每组所述折弯结构主要包括底座、下模板、上模板、压板、支撑板、气缸等;所述支架为上下端开口的矩形框架结构,两组所述折弯结构位置对称;所述底座安装在支架的上端面,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支架的正面和背面上;所述固定折弯结构的底座为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移动折弯结构的底座为移动底座,所述支架的正面和背面的上端面均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与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移动底座的下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位置的紧固件;
所述折弯结构中的支撑板竖直安装在支架的上端的后侧,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上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为外形为L字型结构,所述压板由竖直板和水平板组成,所述压板的竖直板与支撑板平行,并在竖直方向滑动,所述压板的水平板的下方设置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推杆孔,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穿过推杆孔与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水平板的下端面可拆卸安装有上模板,所述底座上可拆卸安装有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位置正对;
所述移动折弯结构和固定折弯结构的上端面活动放置有待折弯的工件,所述移动折弯结构的右侧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折弯件,所述第一折弯件与移动折弯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折弯结构的左侧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折弯件,所述第二折弯件与固定折弯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弯件与第二折弯件的位置对称,所述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上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一折弯件与第二折弯件的下端面均设置有转动块,所述第一折弯件与第二折弯件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均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的上端与转动块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底座的左边安装有上料机械手,所述移动底座的右边安装有下料机械手,所述支架上安装电箱盒,所述电箱盒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机械手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压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活动插接在导向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弯件与第二折弯件的结构一致,所述固定底座和移动底座的上端面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折弯件与第二折弯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折弯件与第二折弯件的两端通过转轴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弯件与第二折弯件的上端面设置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上设置有定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津晶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津晶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螺旋式省力内窥镜可变刚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慧大队指挥作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