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外置进气消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3583.7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F02M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王妮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外置 消音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外置进气消音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控制筒,控制筒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消音筒,消音筒右端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消音器,消音筒右端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边缘消音器。进气管从管口进气时,会先在支管中产生负压,支管内的负压压力传感器检测负压大小,并根据负压大小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行,电机运行带动转动柱旋转,转动柱旋转时,其内部的倾斜气道对应不同的边缘消音器,边缘消音器的消音频率逐渐变大,根据进气管进气负压的大小,倾斜气道对应不同消音频率的边缘消音器,从而能够消除对应频率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外置进气消音装置。
背景技术
车内振动噪声的大小是衡量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消费者评价汽车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其中,发动机进气噪声是汽车主要噪声源之一,并且发动机进气的噪声根据发动机转速的大小,会有不同的频率。现有技术中的降噪方法,一般都只是针对单一频段的噪声进行消音。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3452717B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消音器,用于解决现有汽车发动机进气消音器共振腔体数量多、对发动机动力性能影响大的问题。它包括进气管和共振腔体,所述进气管一端与发动机进气管道连通,另一端与共振腔体连通,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旁通进气管,所述共振腔体包括由移动隔板分开的第一共振腔体和第二共振腔体,其中第一共振腔体与进气管连通,第二共振腔体与旁通进气管连通。本发明可减少消音器的共振腔数量,它通过消音器共振腔体积变化来调节消声频率,增大了消音器的消声范围和消声能力。
上述汽车发动机进气消音器中,虽然通过消音器共振腔体积变化调节了消声频率,增大了消音器的消声范围和消声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其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
1、上述发动机进气消音器的消声频率范围仍然太小,只有两种频率可供选择,消音效果较差,而且整体结构的变化由移动隔板、弹簧等结构完成,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
2、上述发动机进气消音器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需要设计专门的进气管,适用性较差。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外置进气消音装置,希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外置进气消音装置,具备消音效果好、能够根据进气噪声频率自动选择相对应的消声器、便于安装和拆卸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消音效果好、能够根据进气噪声频率自动选择相对应的消声器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外置进气消音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控制筒,所述控制筒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消音筒,所述消音筒右端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消音器,所述消音筒右端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边缘消音器;
所述控制筒和消音筒的内部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内部横贯开设有中部气道,所述转动柱的内部倾斜开设有倾斜气道,所述倾斜气道与中部气道相贯通;
所述控制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柱之间的驱动装置,用于带动转动柱在内腔中旋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心消音器是低频消音器,若干个所述边缘消音器的消音频率逐渐变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内腔的内壁上,所述内腔的内壁还固定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转动柱转动设置在密封圈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