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3680.6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薛小春;宋鹏;王楼;杜建喜;张力锋;杨恒;徐海昌;郭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9/02 | 分类号: | F17C9/02;F17C13/00;F16L55/05;F16L55/053;F28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陈胜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气化 电厂 热源 循环 利用 排水系统 | ||
1.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厂循环水泵、电厂凝汽器、电厂排水井、LNG站取水升压泵以及LNG气化装置,所述LNG气化装置包括LNG管道以及气化池;
所述气化池包括加热室以及蒸发室,所述LNG经过蒸发室初步气化后再经过加热室气化成NG向外排出收集,所述加热室与蒸发室内均具有介质流通管,所述加热室内的介质流通管与蒸发室内的介质流通管连通,所述LNG站取水升压泵将电厂排水井内含有热量的中间介质传输至加热室内的介质流通管,且加热室内介质流通管内的中间介质受到加热室的加热,所述蒸发室的介质流通管内含有热量的中间介质对LNG进行初步气化且受到LNG的冷却降温后向电厂循环水泵排出,从而实现对电厂凝汽器的降温,最后向电厂排水井排出;
所述电厂排水井连接有虹吸引水管,所述虹吸引水管的出口端与LNG站取水升压泵连接且虹吸引水管上连接有多个真空泵,所述虹吸引水管上位于其出口端与真空泵之间的位置具有第一阀门,所述真空泵对虹吸引水管内进行真空抽压后,经第一阀门以及LNG站取水升压泵的开启,快速实现将电厂排水井内的中间介质排向加热室的进口端;
所述虹吸引水管上具有防泄漏组件,所述防泄漏组件置于真空泵与电厂排水井之间;
所述防泄漏组件包括多个备用管路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多个备用管路的输入端依次均匀分布,且所述多个备用管路的输出端共同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虹吸引水管连通,所述虹吸引水管上靠近备用管路输入端下游位置具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对应的备用管路的输入端之间具有第二阀门,所述备用管路靠近其输入端的位置具有第三阀门,所述虹吸引水管上靠近第二阀门的上游位置具有振动消除结构,所述控制单元依次与压力传感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振动消除结构电性连接;
所述振动消除结构包括包覆在虹吸引水管上的吸振壳体,所述虹吸引水管与吸振壳体相通,且所述吸振壳体内具有硅胶环,所述硅胶环的两侧与吸振壳体之间为密封式连接,所述吸振壳体与硅胶环之间为负压腔,当第二阀门启停后,虹吸引水管内中间介质的流动惯性对吸振壳体周边产生冲击,负压腔内的气体压力以及硅胶环本身的缓冲力有效平衡中间介质的冲击;
所述防泄漏组件的具体步骤为:
S1、正常情况下,备用管路上的第三阀门关闭,多个真空泵对虹吸引水管内抽真空使虹吸引水管内部产生负压,此时多个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虹吸引水管上该位置的压力值;
S2、若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都在预定值范围内,则表明虹吸引水管不发生泄漏现象,若某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低于预定值范围的下阈值,则表明虹吸引水管的该处位置发生泄漏现象,此时,控制单元对靠近该泄漏处的第二阀门发出关闭的信号指令,并向靠近该泄漏处上游的备用管路上的第三阀门发出开启的信号指令,此时电厂排水井内的中间介质经过虹吸引水管并避开虹吸引水管上的泄漏处,向对应的备用管路排向加热室的进口端;
S3、对虹吸引水管上泄漏的部分进行不停机维修更换;
所述LNG管道依次包括LNG入口、U型气化段、连接段以及LNG出口,所述U型气化段的一端与LNG入口连通且U型气化段的另一端与连接段连通,所述U型气化段置于蒸发室内的正上方位置,所述连接段远离U型气化段的一端与加热室连接,所述LNG出口与加热室连接并与U型气化段、连接段连通;
所述U型气化段水平横向设置在蒸发室内的上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LNG气化冷源与电厂热源循环利用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循环水泵、电厂凝汽器、电厂排水井与大海形成介质流通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汇能源综合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6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