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3779.6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陈稳茂;唐鹤松;沈铃;吴峥;阮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杭水环境治理(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4 | 分类号: | F16L55/164;F16L55/18;F16L55/134;F16L5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光固化 管道 修复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工艺,属于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其包括下述步骤:S1:利用气囊封堵上游管道;S2:抽出需要修复管道中的液体;S3:在需要修复的管道内铺设底膜;S4:在需要修复的管道内铺设玻纤软管,同时玻纤软管浸满感光性树脂;S5:玻纤软管端部安装固定装置,在玻纤软管中充入气体,使得玻纤软管膨胀并贴合管壁;S6:在玻纤软管内定速循航安装有紫外线灯的固化小车进行固化。本申请具有可以一次性对管道内多个位置和区域进行修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管道修复一般均采用非开挖式的修复技术,而非开挖式的修复技术由于对排污管道的破坏较小、施工修复效率高、耗费物资较少而被广泛推广。其中,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是近几年才得到应用的。
现有的紫外光固定修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将UV固化胶制成的修复薄膜缠绕在管道修复气囊上;
2)、将管道修复气囊输送到排污管道内的破损处,向管道修复气囊充气,使得气囊本体膨胀,使得修复薄膜贴在排污管道上将破损覆盖;
3)、管道修复气囊保持一定压力,并且开启管道修复气囊的紫外灯体,使得缠绕在管道修复气囊的修复薄膜中的UV固化胶固化;
4)、将修复气囊放气并且取出修复气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修复方式一次只能修复一小块区域的管道,而管道破损时很容易出现大范围多个位置破损的情况,依次修复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可以一次性对管道内多个位置和区域进行修复,本申请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复工艺,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利用气囊封堵上游管道;
S2:抽出需要修复管道中的液体;
S3:在需要修复的管道内铺设底膜;
S4:在需要修复的管道内铺设玻纤软管,同时玻纤软管浸满感光性树脂;
S5:玻纤软管端部安装固定装置,在玻纤软管中充入气体,使得玻纤软管膨胀并贴合管壁;
S6:在玻纤软管内定速循航安装有紫外线灯的固化小车进行固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囊堵住上游管道,从而在修复时,保障需要修复的管道内不容易有液体流动,然后抽出需要修复管道内的液体,尽可能保持需要修复管道的干燥,有利于后续的修复,管道内铺设底膜,用于保护玻纤软管,使得玻纤软管在拉入管道内时不容易磨损而破裂,玻纤软管可以铺设整个需要修复的管道,一次性完成管道内所有位置的修复作业,先充气,使玻纤软管贴合管壁,然后通过带有紫外线灯的小车在玻纤软管内运动,对玻纤软管浸满的感光性树脂进行照射,从而固化玻纤软管,实现对管道的修复。
可选的,步骤S1中气囊与需要修复的管道之间间隔两个竖井并封堵于上游管道远离需要修复管道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气囊封堵管道靠近上游的一端,气囊在水压的挤压下更加不容易脱离管道,更好的保障管道修复时的干燥性。
可选的,所述气囊一端位于管道内,另一端设置有环形安装槽并安装有定位限位件,所述定位限位件包括连接部和弹性推动条,所述连接部套装并固定于所述环形安装槽内,所述弹性推动条有多个并沿所述连接部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弹性推动条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朝远离需要修复的管道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弹性推动条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位于竖井内并设置有倒钩翻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杭水环境治理(浙江)有限公司,未经中杭水环境治理(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