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无菌手套及其穿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3826.7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42/10 | 分类号: | A61B42/10;A61B42/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144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无菌 手套 及其 穿戴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无菌手套及其穿戴装置,在医用无菌手套手掌部手心一侧设置导汗槽,方便手套内的汗液传导至手背部设置的具有高吸水性能的树脂层和防水排气的高分子膜层;医用无菌手套穿戴装置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无菌手套,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穿戴的医疗用无菌手套及其穿戴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疗用无菌手套是一种能够避免细菌感染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适用于手术室,主要用于无菌程度要求较高的操作如手术操作、分娩、中央导管置管、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等。现有的医疗用无菌手套往往存在手汗排出困难和穿戴复杂的问题,虽然已经有多种技术方案可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但是技术方案仍存在很多弊端。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无菌手套内设置可以吸收手汗的绒毛层或吸水层来解决无菌手套内手汗大的问题,但是随着无菌手套设置层数的增加也会带来手套厚度的增加,这将影响无菌手套佩戴者的操作手感。为了实现医疗用无菌手套的无接触穿戴,往往对医务人员提出很高的操作要求,或者需要专业的仪器来完成穿戴,专业仪器需要不菲的额外费用,无形中提高了医疗成本,因此需要一套简单的装置方法完成无菌手套的穿戴。为了解决医疗用无菌手套手汗吸收排放以及无接触穿戴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方便穿戴的医疗用无菌手套及其穿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无菌手套及其穿戴装置,其可以解决医疗用无菌手套手汗吸收排放以及无接触穿戴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无菌手套包括手套主体和设于手套主体开口处的弹性圈,手套主体包括手掌部和与手掌部相对设置的手背部;
手背部采用双层设置,手背部与皮肤接触一侧为具有高吸水性能的树脂层,可以吸收医用无菌手套内的手汗,手背部远离皮肤一侧为可以防水透气的高分子膜层,有利于排出树脂层的手汗,保证树脂层持续吸收手汗的能力;树脂层可以采用丙烯酰胺树脂,高分子膜层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
手掌部由天然橡胶胶乳制造而成,轻薄而不影响操作者的手感;手掌部内部设有横向设置的导汗槽,导汗槽一直横向延伸至与手背部的两侧边接触(横向定义为与手指方向垂直的方向),导汗槽的深度小于树脂层的厚度;导汗槽的深度不宜过深,导汗槽深度过深将影响操作者的手感,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汗液导流,导汗槽的截面优选为梯形,梯形导汗槽比矩形导汗槽具有更好地导流效果;更优选地,梯形导汗槽为倒梯形,除了可以更好地导流外,还可以更好地将汗液留在导汗槽中。
弹性圈设于手套主体的开口处,可以卷设于手套主体开口处或粘接于手套主体开口处,医用无菌手套的弹性圈与手套安装部配合使用。
医用无菌手套的弹性圈与手套安装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手套安装部用于固定和容置医用无菌手套;手套安装部一侧开有圆台孔,另一侧开有圆柱孔,圆台孔的小端直径与圆柱孔直径相同,手套安装部设有圆台孔一侧的侧面还设有若干台阶槽,若干台阶槽为均布在圆台孔周围,台阶槽的两相对侧壁设有两个安装孔,安装轴的两端分别设于两安装孔内;在圆柱孔的内侧壁上开设容置槽,容置槽用于容置手套主体;
连接部由安装轴套、连接件和卡扣组成,连接件连接安装轴套和卡扣,卡扣固定连接于连接件上,安装轴套套设于安装轴,卡扣开设有卡口,卡口具有弹性,可将弹性圈卡设于卡扣内,从而固定拉住手套主体,使用者穿戴医用无菌手套时向圆柱孔的轴向用力,弹性圈将与卡扣分离;连接件优选为弹性绳,也可以采用刚性材料;
圆台孔的内侧设有一与手套安装部外侧壁相通的充气孔,柔性充气管连接于充气孔,柔性充气管的方向可任意调节,柔性充气管用于为医用无菌手套充气,方便使用者穿戴,柔性充气管的方向优选地朝向医用无菌手套开口方向;
容置槽中还可设有若干支撑架,容置槽的顶部以及支撑架的顶部均为圆角过渡,防止柔性充气管充气时手套主体被直角边缘卡住无法完成充气,将手套主体撑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沿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3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