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视觉的高铁枕梁工艺孔自动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4756.7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一;胡冬双;董巍;徐龙;蔡朋飞;赵动动;程远;吴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9/04;B23K26/00;B08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肖乐愈秋 |
地址: | 21115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觉 高铁枕梁 工艺 自动 焊接 方法 | ||
1.基于3D视觉的高铁枕梁工艺孔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人工吊装枕梁到移栽工作站,将枕梁定位夹紧在固定座上,并通过多个下压板压合住枕梁;
步骤2、枕梁装夹完毕后,移栽工作站启动,移栽轨道将定位固定好的枕梁传输至工作区域;
步骤3、设定好当前的工件坐标,驱动3D相机至枕梁上方;
步骤4、3D相机启动视觉扫描零件,分析轮廓数据并对缺陷进行补偿修正,接着逆向重构模型,接着由计算机进行切片参数设置并生成机器人轨迹路径,同时设定好打印焊接工艺参数;
步骤5、工业机器人驱动3D相机返回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处,重复步骤3的内容将3D相机放置回固定部上,并切换为焊枪头,继续返回枕梁上方;
步骤6、启动激光焊接,焊接完成后重复步骤3的内容将焊枪头放置回固定部上,并切换为激光清洗头,继续返回枕梁上方进行层间激光清洗;
步骤7、焊接完成后的工件人工吊装工件出工作站进行热处理,同时重复步骤1至步骤6完成其余工业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进一步包括:
步骤3-1、工业机器人首先驱动至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处,到位后再精确驱动至3D相机处;
步骤3-2、当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位于3D相机正上方时,继续缓慢下降直至两个快换锁头接合,接合完毕后旋转气缸带动转动部转动脱离活动部;
步骤3-3、工业机器人继续启动,使得3D相机脱离其固定部,并继续驱动至枕梁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激光焊接以焊机作为热源、金属丝材作为成形材料,规划出连续螺旋上升切片路径进行熔覆打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由计算机进行切片参数设置并生成连续螺旋上升切片路径,过程如下:
步骤4-1、对打印工件的模型进行切片处理,将模型沿Z轴方向分成若干平面;
步骤4-2、寻找相邻层,利用相对位置高的层减去相对位置低的层,得到层高;然后在首层切片上随机取一点作为起始点,求出相邻两点之间Z方向的偏移高度;
步骤4-3、寻找下一层的起始点,要求该点与上一层末端点的距离最近,将上一层末端点与该层起始点连接起来;
步骤4-4、依次重复步骤4-1至步骤4-3,直至连接整个工件的所有路径点,生成连续的螺旋上升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1进一步包括:
步骤4-1a、将模型沿Z轴方向分成若干三角面片,得到三维模型在Z轴方向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考虑预留加工余量,计算出总层数:
式中,表示三维模型在Z轴方向上的最大值,表示三维模型在Z轴方向上的最小值,表示分层高度,为调节系数,为在预设的分层高度的基础之上加上调节系数以保证加工余量;
步骤4-1b、将
其中,表示第
式中,表示三维模型在Z轴方向上的最小值,表示三维模型在Z轴方向上的最大值,表示分层高度,表示分组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焊接工作开始前计算避让面:通过增加预定个数的避让面进行避让,以外围轮廓进行划分,虚拟面通过软件进行控制;
检测焊枪碰撞半径,参照为枪头中心线,虚拟面创建完成,在不同位置设置避让角度进行避让,根据靠工件外部边缘的远近来自动规避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47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