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竖直隔板的微量离心过滤管及离心过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5309.3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卓;商照聪;董茜;张小沁;薛晓康;冷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33/15;B01D37/00;C02F1/00;C02F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竖直 隔板 微量 离心 过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竖直隔板的微量离心过滤管及离心过滤方法,离心过滤管包括竖直设置的离心管体以及竖直设置在离心管体内部的过滤板,该过滤板上设有滤孔,过滤板将离心管体的内部分为待过滤腔及滤液腔,待过滤腔的内部设有颗粒支撑块。离心过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分离的溶液加入至离心管体内的待过滤腔中;2)将离心过滤管置于离心机中,启动离心机进行离心过滤;3)离心过滤结束后,吸取滤液腔内的滤液,再倒出待过滤腔内剩余的沉淀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离心过滤管能配合常规离心机方便使用,集成了离心功能和过滤功能,可以有效分离清液和沉淀颗粒物,并方便后续吸收分离后的清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液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置竖直隔板的微量离心过滤管及离心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中分离液体和沉淀颗粒物常规的技术包括离心技术和过滤技术。
离心技术是利用物体高速旋转时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使置于旋转体中的悬浮颗粒发生沉降或漂浮,从而使某些颗粒达到浓缩或与其他颗粒分离的目的。这里的悬浮颗粒往往是指制成悬浮状态的细胞、细胞器、病毒和生物大分子等。离心机转子高速旋转时,当悬浮颗粒密度大于周围介质密度时,颗粒离开轴心方向移动,发生沉降;如果颗粒密度低于周围介质的密度时,则颗粒朝向轴心方向移动而发生漂浮。离心技术常常用到离心管,离心管是呈管状的试样容器,可带密封盖或压盖。通过离心后,离心管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发生了分离。
过滤技术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过滤技术常常用到过滤板,通过过滤板分离固体颗粒和液体。
目前在分离液体中的悬浮颗粒时,往往是单独使用离心技术或者过滤技术,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在使用离心技术时,离心后的液体和沉淀颗粒在离心管里无法很好地分层或分离,在吸取上层液体时或多或少会吸取到下层的沉淀颗粒物质。(2)过滤技术往往需要使用其它的外在动力来提高过滤效果,如使用真空泵抽滤等,这对装置的要求较高。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将离心技术和过滤技术组合在一起,通过采用套管结构,设计上下结构的流路,以促进固液分离(例如:公开号CN205659797U,一种高速离心过滤管;公开号CN204182492U,一种离心过滤管;公开号CN205253381U,一种离心过滤管)。然而,这类结构和流路无法承受较大的离心力,故分离、过滤效果往往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竖直隔板的微量离心过滤管及离心过滤方法。本发明中的离心过滤管能配合常规离心机方便使用,集成了离心功能和过滤功能,可以有效分离清液和沉淀颗粒物,并方便后续吸收分离后的清液。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置竖直隔板的微量离心过滤管,该离心过滤管包括竖直设置的离心管体以及竖直设置在离心管体内部的过滤板,该过滤板上设有滤孔,所述的过滤板将离心管体的内部分为待过滤腔及滤液腔,所述的待过滤腔的内部设有颗粒支撑块。离心过滤时,待过滤腔内待分离的溶液中的液体穿过滤孔进入滤液腔中,剩余的沉淀颗粒留在待过滤腔内,实现固液分离。同时,由于待过滤腔的内部设有颗粒支撑块,剩余的沉淀颗粒均位于颗粒支撑块上,通过颗粒支撑块将剩余的沉淀颗粒抬高,避免与过滤板另一侧的滤液重新接触混合。颗粒支撑块为实心结构,避免液体下渗。
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心管体的顶部设有开口。通过离心管体的顶部开口将待分离的溶液加入至待过滤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心管体的顶部开口处可拆卸地设有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板上均匀设有多个滤孔,所述的滤孔的孔径为微米级或毫米级。过滤板与离心管体的侧面和底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5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