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嗅觉技术的烟雾报警器的应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575937.1 申请日: 2021-05-25
公开(公告)号: CN113313906A 公开(公告)日: 2021-08-27
发明(设计)人: 刘云翔;王春娅;原鑫鑫;徐齐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G08B17/117 分类号: G08B17/117;G08B17/10
代理公司: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胡晶
地址: 200235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机器 嗅觉 技术 烟雾 报警器 应用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嗅觉技术的烟雾报警器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机器嗅觉系统在设定时间内连续地、实时地监测特定位置的气味状况;步骤2:将机器嗅觉系统的阵列传感器与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感应传感器组成与门电路;步骤3:若机器嗅觉系统无反应,则烟感传感器无反应;当机器嗅觉系统感应到燃烧味道时,烟感传感器才有反应,并引发电子扬声器发出警报;机器嗅觉系统是利用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图案来识别气味的电子系统,是由10个金属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PEN3电子鼻组成,其识别气味是通过在阵列中的每个传感器对被测气体都有不同的灵敏度,因此,当空气中弥漫的是水雾或其他非火灾产生物时,阵列传感器不会产生响应图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雾报警器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嗅觉技术的烟雾报警器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嗅觉是一种模拟生物嗅觉工作原理的新颖仿生检测技术,机器嗅觉系统通常由交叉敏感的化学传感器阵列和适当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算法组成,可用于检测、分析和鉴别各种气味。气味分子被机器嗅觉系统中的传感器阵列吸附,产生电信号;生成的信号经各种方法加工处理与传输;将处理后的信号经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做出判断。仿生嗅觉技术属于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学、传感器技术、阵列传感器技术的数据融合和各个具体领域的技术的融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家庭火灾的主要原因是麻痹大意,没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烟雾报警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烟雾的感应传感器,一旦发生火灾危险,其内部的电子扬声器便会及时警醒人们。若在民用住宅中广泛使用烟雾报警器,便可有效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但是,如果我们所居住的房间特别小,一些水雾较大时也会引起烟雾报警器报警,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如:我们居住的酒店的房间都很小,卫生间里的告示写着请在沐浴时关好门,以免水蒸气触发警报;宿舍洗澡间水雾较大时会引起走廊间的烟雾报警器警报;近日,一条“喷香水太浓触发报警”的消息上了热搜,经过核实后才得知,原来,是一位女乘客在密闭的卫生间中使用大量的防晒喷雾,触发了列车的烟感报警系统,才导致高铁自动“停了”,根据专业人士的介绍,烟感报警器是通过感应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颗粒实现火灾报警的,当颗粒浓度达到设定报警值时才会触发报警。因为列车卫生间空间密闭、狭小,涉事女乘客在喷防晒喷雾时产生了大量“烟雾颗粒”,烟感探头检测到烟雾浓度“超标”,这才触发了火灾报警系统,但由于没有人体那么智能,探头并不能准确的分辨烟雾颗粒和防晒喷雾颗粒的区别,才会出现了误报警。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嗅觉技术的烟雾报警器的应用方法,利用机器嗅觉系统对火灾发生时的气味信息进行检测,机器嗅觉系统阵列中每个传感器都有各自对应的敏感气体,当空气中弥漫的是水雾等非火灾产生的物体时,电子鼻的传感器阵列不会产生响应,火灾发生时,物体燃烧必有其特殊的气味,而不是像水雾等无色无味,电子鼻与烟雾报警器的烟感传感器组成的与门电路解决了在未发生火灾时烟感报警器误报警的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嗅觉技术的烟雾报警器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机器嗅觉系统在设定时间内连续地、实时地监测特定位置的气味状况;

步骤2:将机器嗅觉系统的阵列传感器与烟雾报警器的烟雾感应传感器组成与门电路;

步骤3:若机器嗅觉系统无反应,则烟感传感器无反应;当机器嗅觉系统感应到燃烧味道时,烟感传感器才有反应,并引发电子扬声器发出警报。

优选地,所述机器嗅觉系统是由10个金属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PEN3电子鼻组成;

优选地,所述烟雾传感器包括离子式烟雾传感器、光电式烟雾传感器和/或气敏式烟雾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5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