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康环保带有艾草和益母草液植物的内衣模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6334.3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杰奎琳内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3/12 | 分类号: | A41C3/12;A41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谢磊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康 环保 带有 艾草 益母草 植物 内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康环保带有艾草和益母草液植物的内衣模杯,涉及内衣相关技术领域,包括3628聚醚多元醇、330聚醚多元醇、RC‑2700粘合剂、胺‑乙二醇混合物、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纯净水、二异氰酸酯、艾草液、益母草液,采用一种非海棉环保原浆加上艾草及益母草萃取的原液,按特殊比例调制后一体注塑成形,基于天然草本研磨的艾草液和益母草液,来赋予模杯抗菌、抗虫等特性,加之该环保健康型内衣模杯相较于传统海绵模杯,具有加工步骤少、加工材料健康和加工效率快等特点,可广泛替代现有模杯生产技术,进而达到又快又好的实用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衣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康环保带有艾草和益母草液植物的内衣模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文胸内衣模杯的材质大部分是海绵,然而海绵水洗后易变形,不耐用,洗涤多次后无法使用。此外,海绵加工流程复杂,如需要切棉,高温成型,修边等劳动力成本高,而且废料多,还会造成加工周边的环境污染,由于海绵是高稳热烫成型,模杯边和中间位置软硬度悬殊,比较硬,柔软度差,影响穿戴的舒适度和透气性,更不能根据人体的特征随时互补。最主要的是使用TDI,中文名称甲苯二异氰酸酯,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有机化全物,对皮肤,眼睛和呼吸有强烈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人体不健康。
现有的文胸模杯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市场上文胸内衣模杯的材质大部分是海绵,然而海绵模杯水洗后易变黄、变形、氧化、不透气、发霉长螨虫、不耐用以及洗涤多次后无法使用,此外海绵模杯加工流程复杂,劳动力成本高,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较多,易生产周边环境污染现象,最主要海绵加工时使用TDI致癌物,中文名称甲苯二异氰酸酯,具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有机化全物,对皮肤、眼睛和呼吸有强烈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时会诱发疾病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健康环保带有艾草和益母草液植物的内衣模杯,其采用一种非海棉环保原浆加上艾草及益母草萃取的原液,按特殊比例调制后一体注塑成形,基于天然草本研磨的艾草液和益母草液,来赋予模杯抗菌、抗虫等特性,加之该环保健康型内衣模杯相较于传统海绵模杯,具有加工步骤少、加工材料健康和加工效率快等特点,可广泛替代现有模杯生产技术,进而达到又快又好的实用特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康环保带有艾草和益母草液植物的内衣模杯,以质量份计,该材料包括3628聚醚多元醇40份、330聚醚多元醇40份、RC-2700粘合剂10份、胺-乙二醇混合物2份、表面活性剂3份、催化剂1份、纯净水5份、二异氰酸酯20份、艾草液3份、益母草液1份;
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3628聚醚多元醇、330聚醚多元醇、RC-2700粘合剂、胺-乙二醇混合物、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纯净水、二异氰酸酯、艾草液、益母草液来配比原料;
步骤2,基于3628聚醚多元醇40份、330聚醚多元醇40份、RC-2700粘合剂10份、胺-乙二醇混合物2份、表面活性剂3份、催化剂1份、纯净水5份、二异氰酸酯20份、艾草液3份、益母草液1份比例来称取原材料;
步骤3,将3628聚醚多元醇、330聚醚多元醇、RC-2700粘合剂、胺-乙二醇混合物、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纯净水、二异氰酸酯、艾草液、益母草液按照比例放入至搅拌釜内,通过匀速旋转来将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步骤4,将搅拌后的混合液体注入至聚氨酯发泡机内进行发泡处理;
步骤5,对内衣模杯生产用模具进行加热,并保持模具温度在80-100℃范围内;
步骤6,将发泡后的混合液体注入至内衣模杯模具内,进而在五分钟后得到模塑成型的内衣模杯;
步骤7,将内衣模杯自模具处拿出,且在环境温度下进行冷却处理;
步骤8,对冷却后的内衣模杯边缘进行边缘裁切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杰奎琳内衣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杰奎琳内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6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