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用27.5kV半刚性热缩电缆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7100.0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1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军;金文斌;左明洁;张佳乐;王婷婷;陈富;刘正威;张婧妍;蒋鹏;李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英华长春高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6 | 分类号: | H02G15/06;H02G1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李俊颖 |
地址: | 13010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铁用 27.5 kv 刚性 电缆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电缆附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铁用27.5kV半刚性热缩电缆终端。包括:电缆护套层,剥离电缆护套层露出的电缆屏蔽层,剥离电缆屏蔽层露出的电缆半导电层,剥离电缆半导电层露出的电缆绝缘层;电缆绝缘层、电缆半导电层的外周设置有应力管,应力管、电缆屏蔽层的外周设置有绝缘管一,绝缘管一的外周设置有非线性电阻管,非线性电阻管的外周设置有绝缘管二,绝缘管二的外周设置有玻纤固化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应力管、绝缘管一、非线性电阻管和绝缘管二组成复合绝缘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局部放电增大发生击穿事故;玻纤固化层形成应力控制加强带,使得热缩电缆终端获得较大的刚性,有效地避免其受高频振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用27.5kV半刚性热缩电缆终端。
背景技术
热缩电缆附件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的各种重要场合,由于热缩电缆附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硬度高等关键特性,比冷缩电缆附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例如:核电站核岛、常规岛、高铁动车顶部供电等。
目前,高铁上在用的27.5kV高压电缆终端大部分是进口美国瑞侃的热缩式终端,其可靠性在高铁运行过程中受到严苛考验。结合近几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可知,在用的27.5kV高压电缆终端在设计上不能满足高铁运行环境需要,在高铁高速运动产生的高能量的高频振动作用下,电缆终端劣化速度急剧加快,设计使用寿命达到20年的电缆终端往往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相继出现局部放电增大乃至发生击穿事故,导致准备出发的列车晚点,甚至有正在运行的高铁发生电缆终端击穿导致紧急制动引发重大运行事故。
中国专利CN103532081 A公开了一种动车组用高压电缆终端,该专利设计的高压电缆终端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采用的套管材料(环氧树脂或玻璃钢)耐气候性差,无法适用于动车组车身牵引供电跳线供电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开发一种适合高速铁路运行的高压电缆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用27.5kV半刚性热缩电缆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铁用27.5kV半刚性热缩电缆终端,包括:电缆护套层,剥离所述电缆护套层露出的电缆屏蔽层,剥离所述电缆屏蔽层露出的电缆半导电层,剥离所述电缆半导电层露出的电缆绝缘层;所述电缆绝缘层、电缆半导电层的外周设置有应力管,所述应力管、电缆屏蔽层的外周设置有绝缘管一,所述绝缘管一的外周设置有非线性电阻管,所述非线性电阻管的外周设置有绝缘管二,所述绝缘管二的外周设置有玻纤固化层。
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应力管、非线性电阻管收缩后缠绕三层所述玻纤固化层,形成应力控制加强带。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应力管、绝缘管一、非线性电阻管和绝缘管二组成复合绝缘结构。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玻纤固化层延伸至部分所述电缆护套层的外周。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玻纤固化层的外周加装伞裙外绝缘,所述伞裙外绝缘完全覆盖所述玻纤固化层,所述伞裙外绝缘部分覆盖所述电缆护套层。
可选实施例中,剥离所述电缆绝缘层露出的电缆导体上套设有端子,所述电缆导体、端子的外周套设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覆盖至部分所述伞裙外绝缘的外周。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导体、端子与所述密封管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的高铁用27.5kV半刚性热缩电缆终端的应力管、绝缘管一、非线性电阻管和绝缘管二组成复合绝缘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局部放电增大发生击穿事故,极大地降低了正在运行的高铁发生电缆终端击穿导致紧急制动引发重大运行事故发生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英华长春高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英华长春高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7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