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掩膜的人脸属性迁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8071.X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2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宋丹丹;吴殿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G06V40/16;G06V10/762;G06V10/774;G06V10/82;G06N3/04;G06N3/08;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图像 属性 迁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掩膜的人脸属性迁移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处理技术领域。本方法,将人脸掩膜融入到人脸属性迁移任务中,使得生成器能够专注于人脸属性的生成,针对性更强;将梯度信息融入到人脸属性迁移任务中,能够保持人脸轮廓不发生改变,同时有助于模型学到更精细的纹理信息;采用多目标学习的方式进行训练,使得模型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特征学习,生成的图像更加逼真。本方法适用于任务人脸图像,均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普适性,同时适用于多种属性迁移任务,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掩膜的人脸属性迁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采用边缘一致性约束、运用多目标学习的思想进行的无监督学习的人脸属性迁移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近年来,人脸属性迁移成为互联网领域追逐的热点,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人们每天使用手机拍摄出自己或者他人的照片,出于变美或娱乐目的,会对图像进行个性化的自定义操作,生成自己满意的图像。而支撑该功能的技术,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属性编辑技术。
作为深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成对抗网络自提出之日起,就深受研究人员的青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等领域中。相较于传统方法,生成对抗网络在图像生成任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表现更为优越。
在人脸属性迁移任务中,人们希望操作的部位往往只是整体图像的一部分。而对于一个输入的人体图像来说,如何准确的定位待操作区域至关重要。相较于注意力机制的学习性而言,图像掩膜技术更为高效和准确。图像掩膜技术是一种借鉴于数字图像处理中的掩膜技术,通过选定特定的图像,对待处理的图像进行遮挡,实现对待处理图像的有效控制。目前,人脸解析技术经历了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方法的转变后,该项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利用人脸解析可以很好的获取到人脸信息。
而将该项技术应用在人脸属性迁移任务中,尚未见到有相关技术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掩膜的人脸属性迁移方法,以生成具有目标属性的逼真的图像。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引入图像掩膜方法,设计一种监督学习的人脸属性迁移的网络模型。同时,在图像生成中引入了梯度信息作为指导,通过多目标学习设计损失函数,实现人脸属性迁移。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图像掩膜的人脸属性迁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原始图像进行人脸解析,得到背景图像和人脸图像,将人脸图像作为模型的输入图像。
其中,在进行人脸解析处理时,使用图像掩膜方式,将掩膜图像和原始图像通过与运算,得到背景图像和需要被提取到的人脸图像。
步骤2:利用生成器对输入图像进行特征学习,得到输出图像。
其中,生成器包括图像生成分支和梯度学习分支,两个分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共同作用,实现图像生成。梯度分支的作用在于确定输入图像的边缘信息,学习生成目标图像的纹理特征,为生成图像提供额外的结构先验。
步骤3:将输出图像与背景图像进行图像融合,产生生成图像。
具体地,采用边缘一致性约束处理,即,采用泊松图像融合方式进行图像融合,能够同时兼顾原始图像的梯度场和目标图像的梯度场。
步骤4:对生成图像和目标图像进行特征判别。
具体地,同时进行以下5种操作:
对生成图像和目标图像进行纹理处理后,送入特征判别器D1进行纹理特征判别,判别结果用于设计纹理损失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