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系统和具有其的取像模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8252.2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华露;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刘继昂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具有 模组 电子 装置 | ||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由7片透镜组成,所述7片透镜沿光轴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具有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其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sd71-sd21)/TTL0.2,sd71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的一半,sd2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的一半,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
TTL/ImgH1.5;
其中,ImgH为有效成像区域的对角线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
0.6(et12+et67)/(ct12+ct67)1.8;
其中,et1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最大有效半口径处距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半口径处于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et67为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最大有效半口径处距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半口径处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ct1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光轴交点距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光轴交点的距离;ct67为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光轴交点距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光轴交点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
13f1/(ct1-et1)18;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有效焦距;c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光轴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光轴交点的距离;et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最大有效半口径处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最大有效半口径处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
1f2/(r22-r21)3.5;
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有效焦距;r2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所述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2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
7.5ct26/at2610;
其中,ct26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所述光轴交点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与所述光轴交点的距离;at26为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于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
0.9sag62/(sag71+sag72)2.4;
其中,sag62为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sag71为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sag72为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下列关系式:
-9f3/f-2;
其中,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
9.一种取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模组包括:
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
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学系统的像侧。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壳体;
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像模组,所述取像模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2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