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识别的充电桩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8315.4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2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纯;周启涛;俞敦伟;汪宏;王郑云;方炎;段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国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H04L29/08;G06K9/00;G06K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郑云弟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识别 充电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识别的充电桩管理系统,包括用于匹配识别车辆的充电的充电桩系统、5G通讯系统、app管理系统、后台管理平台,所述充电桩系统通过生物识别和卡片识别方式进行登记解锁提供充电功能并进行收费管理,所述5G通讯系统通过5G网络及时将充电桩系统充电信息传输至后台管理平台,所述后台管理平台对传输的用电信息及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管理;所述充电桩系统包括有充电模块、摄像采集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信息匹配模块、辅助停车模块、收费管理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摄像采集模块。本发明可采用生物识别方式快速识别充电,并且可通过app管理系统进行自助付费,较为便捷,还可以使用后台管理平台统一管理记录,较为智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充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识别的充电桩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 (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车辆用户越来越多,然而城市化建设,缺少智能化的充电桩管理系统,导致车辆充电管理较为繁琐,智能化程度较低。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识别的充电桩管理系统,解决了: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车辆用户越来越多,然而城市化建设,缺少智能化的充电桩管理系统,导致车辆充电管理较为繁琐,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物识别的充电桩管理系统,包括用于匹配识别车辆的充电的充电桩系统、5G通讯系统、app管理系统、及后台管理平台,所述充电桩系统通过生物识别和卡片识别方式进行登记解锁提供充电功能并进行收费管理,所述5G通讯系统通过5G网络及时将充电桩系统充电信息传输至后台管理平台,所述后台管理平台对传输的用电信息及用户信息进行分类存储管理;所述充电桩系统包括有充电模块、摄像采集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信息匹配模块、辅助停车模块、收费管理模块,所述充电模块、摄像采集模块、信号收发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信息匹配模块、读卡管理模块、收费管理模块均相互连通;所述后台管理模块包括有云数据存储模块、电量统计模块、报错维修模块、人工服务模块;所述app管理系统设置于手机内部,统一管理充电付费项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包括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盒,位于所述控制盒的左侧设置有收纳柱管,所述收纳柱管的内部收纳有充电接头,且收纳柱管的外侧设置有锁紧扣板,所述控制盒的正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底部设置有指纹采集块,所述指纹采集块的底部设置有读卡插槽,所述读卡插槽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摄像采集模块包括有车牌识别单元和人脸识别单元,所述车牌识别单元可自助识别车牌进行登记,所述人脸识别单元用于识别人体脸部信息,并进行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国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国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音检测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牛蒡多糖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