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牡蛎礁体的红树林宜林地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8574.7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佘忠明;丘广艳;佘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盛丰生态(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4/20;A01G24/25;A01K61/59;A01K61/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宋秀兰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牡蛎 红树林 林地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牡蛎礁体的红树林宜林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牡蛎壳堆积成牡蛎墙;利用牡蛎墙消除海浪对滩涂的冲刷,保护滩涂;
(2)在堤岸和牡蛎壳墙之间填充淤泥造滩到适宜种植红树林的高度,形成宜林地,在宜林地上种植红树林;
所述牡蛎壳墙使用两面木桩墙固定,两面木桩墙之间填满牡蛎壳,将需要构筑宜林地范围进行围合,两面木桩墙一面靠近海滩和堤岸,另一面靠近外海;所述木桩墙内牡蛎壳密实堆积,孔隙率为自然孔隙;
所述红树林宜林地构建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靠近外海的木桩墙外侧堆积牡蛎壳,使得牡蛎壳堆积成直角三角形状的牡蛎墙,木桩墙为三角形的直角边;
所述淤泥表层30公分还包括添加营养土;所述淤泥中营养土的添加量为淤泥表层30公分体积的1-5%;按照体积份数计,所述营养土的组成包括:蘑菇肥30-60份、有机肥10-30份、木糠10-20份;
所述红树林宜林地构建方法,还包括在红树林苗种植后,在淤泥表面铺展牡蛎壳,所述牡蛎壳的铺展厚度为8-10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牡蛎礁体的红树林宜林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三角形状的牡蛎墙为斜角为30-45度直角三角形状的牡蛎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牡蛎礁体的红树林宜林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三角形状的牡蛎墙使用袋装牡蛎壳堆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牡蛎礁体的红树林宜林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墙的高度高于设计宜林地标高30-50公分;所述两面木桩墙的间距为15-25公分;所述牡蛎壳的尺寸大小为壳长9-15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盛丰生态(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华盛丰生态(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85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