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式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9452.X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5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龙;齐海涛;左凯;王伟;孙晓锋;包陈义;马书宇;段威;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8 | 分类号: | E21B33/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 式封隔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式封隔器,包括芯轴,芯轴上自上而下依次套有轴向长度调整机构、裸眼隔离胶筒、延长套、锁紧机构、活塞坐封机构;本发明采用加长型金属‑橡胶复合式裸眼隔离胶筒,该裸眼隔离胶筒为轴向压缩型密封机构,相比于膨胀型密封机构,密封更加可靠;活塞隔离机构将活塞坐封机构隔离,防止封隔器提前坐封;活塞坐封机构设有空气腔,静液柱压力始终作用在活塞上,一方面起到辅助坐封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裸眼井壁受冲刷扩大后使胶筒仍然受到一定的坐封力,减小了密封失效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完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压缩式封隔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完井技术领域,裸眼完井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完井方式。为了实现裸眼井分段充填或分段独立筛管完井,封隔裸眼井壁和完井管柱环空,实现分段控水、注水和配产的作业需要,保证油气井产能利用的最大化,多使用管外封隔器。目前,国内裸眼封隔器多采用自膨胀式和扩张式坐封的封隔器,这两种封隔器普遍存在密封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裸眼封隔器坐封的井壁处,由于受到压缩,裸眼井壁有变大的趋势,而现有的裸眼封隔器胶筒不能满足裸眼井壁变大的自适应问题,导致密封时间短,难以满足疏松砂岩等不规则井段的层间封隔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式封隔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压缩式封隔器,包括芯轴,芯轴上自上而下依次套有轴向长度调整机构、裸眼隔离胶筒、延长套、锁紧机构、活塞坐封机构;
所述芯轴上端与上接头连接,所述芯轴下端与活塞隔离机构连接,所述活塞隔离机构与下接头连接;
所述轴向长度调整机构包括防松环和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与裸眼隔离胶筒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防松环与上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防松环和调节环通过台肩固定;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环套、锁环、防转销钉、连接短节,所述锁环套上端与延长套连接,下端与连接短节连接,所述锁环安装在锁环套内,所述防转销钉安装在锁环套上,防止锁环相对锁环套转动;
所述活塞坐封机构包括活塞帽、上活塞、活塞套、下活塞、限位套,所述活塞帽套在上活塞上,活塞帽下端连接活塞套,所述上活塞的下端连接下活塞,所述下活塞上设有一个方孔,内部设有6个周向均布的凹槽;
所述活塞隔离机构包括连接套、锁块、隔套、剪切销钉,所述隔套两端设有密封圈,隔套置于连接套内部,通过剪切销钉和连接套连接,所述连接套上端与芯轴连接,连接套上有6个周向均布的方孔,所述锁块置于方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裸眼隔离胶筒为加长型金属-橡胶复合式结构,区别于膨胀型裸眼隔离胶筒,该裸眼隔离胶筒受轴向压缩载荷时坐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接头内部设有大孔径,所述调节环和裸眼隔离胶筒之间设有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旋合长度调整加工和组装累积的长度误差,所述防松环将上接头和调节环锁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套两端设有密封圈,将连接套上的传压孔隔离,防止封隔器提前坐封,中间设有凹槽,隔套上移锁定块可落入凹槽内,左端设有悬臂式锁定爪,隔套上移后可以锁定隔套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活塞上设1个方孔和凹槽,方孔方便将锁块安装在连接套上的方孔内,锁块通过凹槽锁定下活塞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帽与上活塞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活塞帽与活塞套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上活塞与下活塞和芯轴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所述下活塞与活塞套之间设有密封圈,在活塞帽、活塞套、上活塞、下活塞之间形成空气腔,静液柱压力在上活塞和下活塞上产生坐封力,一方面起到辅助坐封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裸眼井壁受冲刷扩大后使胶筒仍然受到一定的坐封力,减小了密封失效的风险。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