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新冠疫情调查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79533.X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孙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2 | 分类号: | G07C9/32;G01J5/00;G10L15/2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疫情 调查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进行有效防控的智能新冠疫情调查机器人,该机器人由红外测温模块、语音调查问答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三个主要部分构成。通过整理该地区已患病人员的信息和行踪,建立敏感信息数据库;在对需要进行调查的人员进行红外测温后,进行语音问询,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身份证号(考虑私密性设置扫描装置)、14天内曾到达地区等信息;将语音信息识别转换为文字后与敏感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快速分辨需重点关注隔离人群。本发明所提出的智能新冠疫情调查机器人具有数据库即时更新的特征,保证信息的对称性,尽可能快速地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进行有效防控的智能新冠疫情调查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成了当下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研究都应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
然而,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需求,现在有关于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是在各公共场所进行,调查方式是在各社区、各居民区、各单位等公共场所派遣工作人员手持红外测温工具,对进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手写登记相关信息(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是否到达风险地区)。
以上所述的防控形式尽管对新冠疫情起了一定的防控作用,但仍然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人工对体温的测量效率低,出入人员一旦增多,会造成一定的慌乱;且工作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要承担很大的安全风险,出入人员一旦患病,工作人员将会是密切接触者,承担很大的患病风险。
手写登记信息的纸质登记表不易存储,天天登记造成纸质浪费,还容易丢失。如果需要查询某一人员的相关信息,需花费大量时间去翻阅,即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
有关于密切接触者的寻找,需要很多的相关人员配合,仅凭人的记忆力和摄像头,难免会出现遗漏的情况,这无疑又增加了社会的安全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新冠疫情有效防控的调查智能化变得尤为重要,智能新冠疫情调查机器人的研究也应该更进一步,深入到各社区、居民区等公共场所代替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进行有效防控的智能新冠疫情调查机器人。通过整理该地区已患病人员的信息和行踪,建立敏感信息数据库;在对需要进行调查的人员进行红外测温后,进行语音问询,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身份证号(考虑私密性设置扫描装置)、14天内曾到达地区等信息;将语音信息识别转换为文字后与敏感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快速分辨需重点关注隔离人群。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包括红外测温模块、语音调查问答模块、敏感信息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四个主要部分。
所述的红外测温模块通过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来测量人体的温度。
所述的语音调查问答模块是对出入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身份证号(考虑私密性设置扫描装置)、14天内曾到达地区等信息进行问询。
所述的敏感信息库模块包含对过往已患病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身份证号(考虑私密性设置扫描装置)、14天内曾到达地区等各项信息进行调查存储。
进一步地,敏感信息库的信息存储以感染地区进行分类。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对出入人员的各项信息进行语音问答后,与敏感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确认该人员是否为患病疑似。
所述的智能新冠疫情调查机器人包含了功能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