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9894.4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性帅;潘小凡;孙国泉;任传平;王震;闫秋君;刘旭;杨迪;李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36;E02D5/7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吴永伟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灌注 承载力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桩基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施工方法,其包括打桩孔,在基准面上开设桩孔;桩孔优化,对桩孔靠近孔底的一端进行优化,使得桩孔孔底的面积大于桩孔孔口处的面积;放置钢筋笼,将钢筋笼的一端插入桩孔中,使得钢筋笼的底部与桩孔的孔底抵触;灌注混凝土,向桩孔中灌注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将桩孔灌注满,同时混凝土将钢筋笼凝固在其内部。本申请通过设置打桩孔、桩孔优化、放置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等步骤,可以增加灌注桩底部与桩孔孔底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灌注桩对桩孔孔底施加的压力,减少灌注桩承受较大重力时灌注桩沉降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增加灌注桩承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桩基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基础建设也在高速发展,而在基础建设中应用到最多的为灌注桩。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
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010687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干旱地区桩基承载力的灌注桩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打桩孔,桩孔深度高于设计标高0.5-2m;S2:一次清孔;S3:插入钢筋笼;S4:二次清孔;S5: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S6:向注浆管内高压注入水泥浆;S7:破除桩头。上述施工方法,利用注浆管在混凝土桩柱成型的过程中向混凝土桩柱中浇灌水和水泥浆,从而补充混凝土桩柱被土壤反吸的水分和由于水分被反吸而造成的缩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使用上述施工方法灌注完成的灌注桩承受较大的重力时,桩孔的孔底处承受较大的压力,继而使得灌注桩产生沉降,进而存在有灌注桩承载力较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灌注柱承载力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打桩孔,在基准面上开设桩孔;
S2,桩孔优化,对桩孔的孔底处进行优化处理,使得桩孔孔底的面积大于桩孔孔口的面积;
S3,放置钢筋笼,将钢筋笼的一端插入桩孔中,使得钢筋笼的底部与桩孔的底部抵触;
S4,灌注混凝土,向桩孔中灌注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将桩孔进行灌注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灌注桩进行施工时,先在基准面上开设桩孔,使得桩孔的开设方向平行于铅锤方向;然后再对桩孔的孔底进行优化处理,继而使得桩孔孔底的面积大于桩孔孔口处的面积;然后向桩孔中放置钢筋笼,使得钢筋笼的一端插入桩孔中,同时钢筋笼的一端部与桩孔的孔底抵触;然后向桩孔中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将桩孔灌注满,等待混凝土在桩孔中凝固成型,混凝土在桩孔中凝固成型后形成灌注桩,在灌注桩受较大的重力时,由于桩孔孔底处的面积大于桩孔孔口处的面积,所以桩孔孔底处所受的压力减小,从而减少灌注桩沉降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提高灌注桩承载力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对桩孔进行优化处理完成后,桩孔靠近自身底部的一段呈圆台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桩孔的孔底处进行处理完成后,使得桩孔靠近自身底部的一段呈圆台状,从而减少基准面以下的土和石头对灌注桩产生的压力,减少灌注桩沉降的可能,增加灌注桩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将桩孔靠近自身底部的一端优化处理成圆台状后,继续对桩孔的孔底进行优化处理,使得桩孔的孔底为球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