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9984.3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葆华;金姬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参数 配置 注射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至少包括:监测模块,其用于监测药液的滴落状态;处理模块,其能够对输液相关参数进行计算;显示模块,其用于基本信息和/或相关参数的输出;操作模块,其用于控制系统启停及信息的录入。监测模块和/或处理模块至少能够根据液滴的滴落状态来获取标准化的液滴滴落图像,处理模块至少能够基于液滴滴落图像并至少根据药液的理化性质和/或输液器规格计算关于输液状态参数和/或基于输液状态参数的推荐值。本发明采用智能方式,改进了医护人员工作模式,改善滴速测量的准确性或精准度,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利用效率,通用性强,能够实现多方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多参数配置的注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护理内容之一,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定时巡视输液滴速来确保药物输注速度,并且定时巡视输液完成情况来及时更换输液或者结束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繁重的工作内容之一。
以往输液巡视过程中,护士对于输液滴速的测量方法多为人工测量方法,对于需要精确输液时使用输液泵输液。人工测量输液滴速测量误差较大,但所有输液均使用输液泵输液不仅增加患者医疗支出,笨重的输液泵也造成护士使用过程中的不便。临床中需要又精准又便捷而且费用较少的输液滴速测量工具。
CN209916927U公开了一种便携自锁式输液滴速测量器,包括壳体、显示屏、监测模块、自锁机构、电子密码锁和处理芯片,其中壳体背面设有滴斗槽,电子密码锁和显示屏设置在壳体正面,此外壳体上还设有报警灯和开关,监测模块设在滴斗槽内,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自锁机构包括两对步进电机和推杆,设在滴斗槽内上下两侧,步进电机与推杆连接,推杆的顶端正对着滴斗槽内设置的卡孔,处理芯片设置在壳体内部,监测模块、电子密码锁、显示屏、步进电机、报警灯以及开关均与处理芯片电连接,通过可充电电源供电。本发明用于测量输液时的药液滴速,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来,还可以在启动后自锁,防止被误取下和丢失。
CN107812275A公开了一种滴速测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滴速录入界面包括的滴速按钮进行实时检测;根据用户点击滴速按钮的点击操作,确定病人点滴的滴速值。本发明在手机或掌上电脑等终端上为用户提供滴速录入界面,用户跟着病人点滴的滴落点击滴速录入界面中的滴速按钮,根据用户点击滴速按钮的点击时间及点击次数,自动确定出病人的滴速值。通过用户在终端模拟点击滴速按钮来自动确定病人点滴的滴速值,大大减少了滴速测量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成份,提高了滴速测量及录入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用户带来极大便利,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测量的滴速值准确性很高,从而提高了测量的滴速值在对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可参考性。
CN109621090B公开了一种输液管滴速测量装置,设置了天线和处理器,通过天线向滴壶内的液滴发射入射微波,再接收液滴反射的反射波,处理器根据该入射微波和反射波,利用多普勒效应判断出液滴下落,通过该方法测量输液管内液滴在单位时间内的滴落数目,能够得到较精确的滴速测量结果。并且,本发明提供的输液管滴速测量装置安装在输液管上,可以安装在滴壶的上部或下部,对滴壶是否倾斜、安装调整的要求不高,适应各种样式的滴壶,具有使用安全、测量准确、结构小巧的优点。
上述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滴速测量装置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对输液滴速进行测算,但仍然可能存在所用装置智能化程度低、不具备通用性,且功能单一的问题,其次,大多数装置的准确性及精度低,测算效率低下,且图像采集过程较为理想化,再者,医护人员的操作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对多名病患的输液监督管理等。因此,现有技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至少一个或几个方面。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