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刀面磨损刀具切削温度预测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9991.3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庄可佳;姚新;胡诚;翁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7/09 | 分类号: | B23Q17/09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刀面 磨损 刀具 切削 温度 预测 方法 系统 装置 | ||
1.一种后刀面磨损刀具切削温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获取所述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的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
根据所述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的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获取剪切速度、切屑速度、死区底边速度及后刀面磨损速度,根据所述剪切速度、切屑速度、死区底边速度、后刀面磨损速度及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的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获取热源的热通量;
根据所述热源的热通量,获取切削过程中工件温升、切屑温升及刀具温升;
其中,所述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包括第一变形区、第二变形区和第三变形区,所述第一变形区为塑性变形发生区域,所述第二变形区呈现直角三角形的形态,所述第三变形区也呈现直角三角形的形态;
获取所述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的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具体包括:
设定死区底边与切削方向的夹角、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的初始值,根据预测和测量的力比以及切屑厚度比的方差,确定设定死区底边与切削方向的夹角、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的初始值增量;
拟合得到设定死区底边与切削方向的夹角、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的初始值增量随后刀面磨损长度变化的曲线,根据所述曲线确定所述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的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
根据所述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的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获取剪切速度、切屑速度、死区底边速度及后刀面磨损速度,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的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及速度计算公式,获取剪切速度、切屑速度、死区底边速度及后刀面磨损速度,所述速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剪切速度,为切屑速度,为死区底边速度,为后刀面磨损速度,为切削速度,为剪切角,为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为第二变形区摩擦系数角,,为后刀面与切削方向的夹角,为预剪区倾角,为第一扇形区域的中心角;
通过预剪区倾角公式获取预剪区倾角,通过剪切角公式获取剪切角,通过预剪区倾角减去死区底边与切削方向的夹角获取第一扇形区域的中心角,所述预剪区倾角公式为,所述剪切角公式为;
根据所述剪切速度、切屑速度、死区底边速度、后刀面磨损速度及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的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获取热源的热通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剪切速度、切屑速度、死区底边速度、后刀面磨损速度及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的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获取刀尖点热源的热通量、倒棱顶点热源的热通量、死区顶点热源的热通量及切屑卷曲点热源的热通量;
根据所述剪切速度、切屑速度、死区底边速度、后刀面磨损速度、带有后刀面磨损的滑移线场模型的第三变形区摩擦系数角及热通量计算公式,获取刀尖点热源的热通量、倒棱顶点热源的热通量、死区顶点热源的热通量及切屑卷曲点热源的热通量,热通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分别为刀尖点热源的热通量、倒棱顶点热源的热通量、死区顶点热源的热通量及切屑卷曲点热源的热通量,为材料流动剪切应力;
根据所述热源的热通量,获取切削过程中工件温升、切屑温升及刀具温升,具体包括:根据刀尖点热源的热通量及切屑卷曲点热源的热通量获取工件温升;根据刀尖点热源的热通量及切屑卷曲点热源的热通量获取切屑温升;根据刀尖点热源的热通量、倒棱顶点热源的热通量及切屑卷曲点热源的热通量获取刀具温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99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焊接焦距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飞机推进系统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