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凝胶堵水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1231.6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郭飞;孔恒;张丽丽;王松;姜瑜;张珣;王亚杰;鲁赟;田治州;刘小龙;孙博通;王杰;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4/06 | 分类号: | C09J4/06;C09J4/02;C09J11/06;C09J11/04;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张庆瑞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凝胶 水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凝胶堵水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灌浆堵漏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凝胶堵水剂,包括A液和B液,其中A液由以下质量分数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硅前驱体10.0‑15.0%、环氧胶粘剂1.0‑4.0%、丙烯酸盐20.0‑30.0%、交联剂0.1‑0.5%、促进剂4.0‑8.0%、缓凝剂0.0‑0.02%和水42.48‑64.9%;其中B液由以下质量分数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引发剂1.0‑8.0%、催化剂0.01‑0.06%和水91.94‑98.99%。本发明通过使用环氧胶粘剂来改性丙烯酸盐的粘结性,可使灌浆材料的粘结强度升高,提高了灌浆材料与建筑物表面的粘结力,不会因失水干缩脱离建筑物的表面,且柔韧性好,能适应后期裂缝变形,起到长久堵漏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灌浆堵漏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复合凝胶堵水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灌浆是把由单体或低聚体、溶剂、固化剂或交联剂等组成的浆液灌入混凝土工程所需修复的部位,浆液经交联聚合反应形成凝胶或固结体,使被修复的部位胶结并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防渗、堵漏和加固的目的。目前,化学灌浆材料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坝、水库、涵闸等基础防渗帷幕和地基加固、桥基加固以及桥体裂缝补强、地下建筑物(如地铁、隧道等)的防渗堵漏等领域。
灌浆材料是注入裂缝或空洞以获得土体加固或防结构渗漏水效果的材料。该灌浆材料利用重力或泵来填充,并且用于增强建筑物的轴部或基座部分的支撑力或修补建筑物的裂缝。
如果对建筑物的裂缝留置不管,则会损坏建筑物的外观,并且裂缝蔓延恶化会导致漏水或者腐蚀其中放置的钢制增强物,因此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导致建筑物倒塌。因此,需要加固地层和修补裂缝。
化学灌浆材料的种类很多,丙烯酸盐灌浆材料是使用很广泛的一大类。丙烯酸盐盐灌浆材料以水为溶剂,环保性好,价格低廉,浆液粘度低,可灌性好,凝胶时间从数秒到数十分钟可调,凝胶体包水性好,堵漏效果可立竿见影,但是也存在缺点,如凝胶体强度很低,与混凝土粘接差,在干燥的环境下凝胶体会慢慢失水而干缩,干缩后的凝胶体遇水之后又会吸水膨胀,在这个干缩-膨胀的循环过程,容易发生脱粘甚至凝胶体的破坏,导致复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凝胶堵水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丙烯酸盐灌浆材料进行化学灌浆时,凝胶体与混凝土粘接差以及柔韧性差,无法适应后期裂缝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凝胶堵水剂,包括:A液和B液,其中A液由以下质量分数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硅前驱体10.0-15.0%、环氧胶粘剂1.0-4.0%、丙烯酸盐20.0-30.0%、交联剂0.1-0.5%、促进剂4.0-8.0%、缓凝剂0.0-0.02%和水42.48-64.9%;其中B液由以下质量分数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引发剂1.0-8.0%、催化剂0.01-0.06%和水91.94-98.99%。
优选的,所述B液由以下质量分数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引发剂1.0-2.0%、催化剂0.01-0.06%和水97.94-98.99%。
优选的,所述环氧胶粘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多酚型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脂肪族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和环氧化烯烃化合物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硅前驱体包括:硅酸钠、正硅酸乙酯、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正硅酸甲酯、三甲氧基[2-(7-氧杂二环[4.1.0]庚-3-基)乙基]硅烷、四(羟乙基)硅烷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包括:二乙烯基苯、二异氰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和N,N-二甲撑双丙烯酰胺任意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1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