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纯镁及镁合金铸造输送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1405.9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车永林;张玉山;谢建明;李长俊;张志云;杨晓东;李旗帅;魏万林;邵保平;朱清俊;韩永福;周山;李鹏业;王永芳;靳玉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5/04 | 分类号: | B22D5/04;B22D21/04;B65G17/40;B65G23/04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63100 | 代理人: | 李玉青 |
地址: | 817000 青海省海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型纯镁 镁合金 铸造 输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纯镁及镁合金铸造输送机,包括:气罩、从动轴、从动链轮、链条、链条调整板、机架、模具、驱动轴、循环风机、循环进风管、总进气管、进气总阀、配气主管、配气支管、旋风除尘器、循环出风管、驱动链轮;气罩设置在机架上,气罩顶部连接循环进风管的一端,循环进风管上安装循环风机,循环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旋风除尘器顶部出气口连接;旋风除尘器侧部的进气口与循环出风管一端连接,循环出风管另一端与气罩连接;该设备可将保护气体循环使用,降低了保护气体的消耗及烟尘的排放,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让金属镁冶炼整体工艺更加“绿色”,更加符合国家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环保工作方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镁及镁合金铸造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纯镁及镁合金铸造输送机。
背景技术
金属镁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型轻质耐腐蚀有色金属材料,50年代以前,镁的发展依附于军事工业,60年代以后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镁合金生产、铝合金生产、炼钢脱硫、航空军工四大领域,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轻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和仪表制造业等。为便于现代工业化应用,大部分纯镁和镁合金的原料形态是以镁锭的形式存在的,通过对锭料重熔,再成形等工艺得到型材或标准零部件毛坯。由于纯镁锭和镁合金锭在高温浇注的环境下极容易氧化和烧损,氧化率和烧损率不但直接影响产品本身质量,也对下游产成品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纯镁及镁合金通过精炼可以有效的除去杂质,但是燃点(金属镁在632~635℃开始燃烧)比熔点(650℃)低,因此在液态浇铸时如不采取绝氧和保护措施,氧化和烧损将不可避免,现有技术中有如下浇铸保护相关技术:
浇铸过程中使用硫磺粉,硫与镁接触时一方面受热蒸发(硫沸点为446℃)形成SO2防护性气体,另一方面与镁合金熔体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MgS膜(致密度系数a=0.95),减缓镁合金熔体的氧化。但是硫磺粉和SO2不但对环境有污染,而且对人体呼吸道、肠道、粘膜部位、皮肤等有严重的破坏性作用,实际生产表明,硫磺粉的使用能减缓氧化和燃烧,但由于附着面不均匀、喷洒不及时等因素,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气体保护防止燃烧,利用CO2、SF6、R-134a等惰性气体或混合气体形成保护膜达到防止氧化和阻燃的目的,但是给气或布气过程过于分散,敞开式的气体散布虽然有保护作用,但一方面气体不好定量,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气体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和温室效应。
随着高效率效率的需要,在气体保护时,在原有的敞开式布气管的上部,进行了密封,形成半敞开式保护气罩,让保护效果进一步提升,但保护气还是有去无回,最终还是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纯镁及镁合金铸造输送机,该设备可将保护气体循环使用,降低了保护气体的消耗及烟尘的排放,提高了产品质量。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纯镁及镁合金铸造输送机,包括:气罩、从动轴、从动链轮、链条、链条调整板、机架、模具、驱动轴、循环风机、循环进风管、总进气管、进气总阀、配气主管、配气支管、旋风除尘器、循环出风管、驱动链轮;所述的气罩设置在机架上,气罩顶部连接循环进风管的一端,循环进风管上安装循环风机,循环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旋风除尘器顶部出气口连接;所述的旋风除尘器侧部的进气口与循环出风管一端连接,循环出风管另一端与气罩底部连接;所述的机架前端设置驱动轴,驱动轴上安装两个驱动链轮;所述的机架后端两侧连接两块链条调整板;两块链条调整板的后端设置从动轴,从动轴上套接两个从动链轮;两个从动链轮和两个驱动链轮上安装两条链条;模具有多个,并排设置在两条链条上;所述的总进气管位于气罩上方,进气管上安装进气总阀,进气管下端通过配气管与气罩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气管包括配气主管和多个配气支管;所述的配气主管与进气管下端横向垂直连接,每个所述的配气支管上端与配气主管底部纵向垂直连接;每个所述的配气支管下端伸入气罩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未经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1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