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协同节点数目的全双工译码转发协作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2002.6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5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卜智勇;刘立刚;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4 | 分类号: | H04L5/14;H04L1/06;H04B7/06;H04B7/08;H04B7/045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静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协同 节点 目的 双工 译码 转发 协作 通信 方法 | ||
1.一种自适应协同节点数目的全双工译码转发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分析协作簇信道条件:通过信道测量获得协作簇内源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的信噪比;
步骤S2,确定协作源通信节点数:根据所述协作簇内源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的信噪比,确定最优的协作源通信节点数;
步骤S3,源通信节点间信道探测:通过信道探测估计源通信节点间的信道参数;
步骤S4,时隙规划:根据步骤S2确定的协作源通信节点数,相应地确定需要的时隙结构;
步骤S5,数据传输,完成协同共享:根据步骤S4时隙规划的时隙结构,在共享兼传输阶段使源通信节点之间互相发送数据,进行信息共享,同时也使源通信节点向目的通信节点发送数据;在协同传输阶段,使源通信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完成协同传输;
步骤S6,信道状态反馈:在步骤S5完成协同传输后,目的通信节点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协作簇内各源通信节点;
步骤S2包括:
首先,判断源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的信噪比SNR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源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的信噪比SNR大于第一阈值,则认定为处于高信噪比区域,协作源通信节点数选择为2,采用双源模式;
否则,判断源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的信噪比SNR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源通信节点与目的通信节点的信噪比SNR小于第二阈值,则认定为处于低信噪比区域,协作源通信节点数选择为4,采用四源模式;
否则,认定处于中信噪比区域,协作源通信节点数选择为3,采用三源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协同节点数目的全双工译码转发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22dB;所述第二阈值为14d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协同节点数目的全双工译码转发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通过信道探测估计源通信节点间的信道参数的方法为,定义协作簇内从源通信节点Si到源通信节点Sj的信道参数为hij,源通信节点Si向源通信节点Sj发送导频信号Pij,源通信节点Sj根据导频信号Pij估计信道参数hij。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协同节点数目的全双工译码转发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于双源模式的时隙规划如下:双源模式即为协同传输系统中有两个源通信节点S1和S2;双源模式的全双工协同传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共享兼传输阶段和协同传输阶段;在共享兼传输阶段和协同传输阶段,源通信节点S1和源通信节点S2均采用一个时隙完成数据发送;并且在共享兼传输阶段,源通信节点S1和源通信节点S2利用步骤S3中探测到的信道参数hij实现彼此数据的解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协同节点数目的全双工译码转发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于三源模式的时隙规划如下:三源模式即为协同传输系统中有三个源通信节点S1、S2和S3;三源模式的全双工协同传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共享兼传输阶段和协同传输阶段;在共享兼传输阶段,源通信节点S1、源通信节点S2和源通信节点S3采用一组OSTBC码字的第1到第2个时隙完成数据发送;并且在共享兼传输阶段,源通信节点S1、源通信节点S2和源通信节点S3利用步骤S3中探测到的信道参数hij实现彼此数据的解码;在第二个阶段即协同传输阶段,源通信节点S1、源通信节点S2和源通信节点S3采用一组OSTBC码字的第3到第4个时隙完成数据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20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结构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力系统芯片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