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工具柜及智能工具运维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3118.1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9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柯军;施伟峰;甘侠峰;吉敏;金熙炜;陈学锋;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尔法帝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玖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G07F9/02;G06K1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何春廷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工具柜 工具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工具柜及智能工具运维管理方法,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开设有若干个小单元格和大单元格;所述小单元格用于存储运维工具,所述大单元格用于存储工具箱;小单元格和大单元格正面均设有格盖,所述格盖设有电磁锁;大单元格内部的底端设有滑道、后端设有电磁铁,存储工具箱下端设有与所述滑道相匹配的滑轮、后端设有铁块;电源、电磁铁、电磁锁、显示器、通信模块和扫码器分别与工控机连接,所述工控机通过通信模块与运维管理平台通信连接。优点:通过大小单元格的设置,方便存取运维工具和工具箱,在大单元格中设有滑道和电磁铁能够方便对工具箱的固定和取出;通过在柜体上设置显示识别模块能够提高运维工具和工具箱的取出与存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工具柜及智能工具运维管理方法,属于智能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具箱大多都不是智能的,当有工作任何(工单)需要用到工具箱的工具时,我们把需要用到的工具放在一个工具箱中,然后拿着工具箱去执行我们的任务。当我们具体在执行任务时用到了哪些工具,这些工具有没有被放回工具箱我们都不知道。因此,急需一种智能工具柜及智能工具运维管理方法来补足现有系统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工具柜及智能工具运维管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工具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开设有若干个小单元格和大单元格;
所述小单元格用于存储运维工具,所述大单元格用于存储工具箱;
小单元格和大单元格正面均设有格盖,所述格盖设有电磁锁;
大单元格内部的底端设有滑道、后端设有电磁铁,存储工具箱下端设有与所述滑道相匹配的滑轮、后端设有铁块;
柜体上设有显示识别模块,所述显示识别模块包括显示器、工控机、通信模块、扫码器和电源;
所述电源、电磁铁、电磁锁、显示器、通信模块和扫码器分别与工控机连接,所述工控机通过通信模块与运维管理平台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下端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外侧设有弹簧,电磁铁通过工控机连通电源,工具箱后端的铁块与电磁铁磁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为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腔盖为玻璃盖。
进一步的,所述小单元格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存放运维工具的第一工具槽,第一工具槽内设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工具箱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若干层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存放运维工具的第二工具槽,第二工具槽内设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存储工具箱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连接。
一种智能工具运维管理方法,包括:
通过运维管理平台分别向智能工具柜和运维人员的移动终端发送工单信息,并在移动终端上生成二维码;
利用智能工具柜的扫码器识别所述二维码,并根据接收到的工单信息判断该二维码的权限;
在满足权限后打开对应的单元格,取出该单元格的工具并关闭单元格;
利用工具完成维护后,再通过所述扫码器识别二维码,识别状态为归还工具,打开该二维码对应的单元格;
放入对应该单元格的工具,工控机根据该单元格中的重量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判断工具是否返还,
若判断已返还则在关闭单元格后显示已返还,将工单关闭并上传工单完成信息至运维管理平台;
若判断未返还则在关闭单元格后显示未返还的工具,并语音提示未返还的的工具,同时上传工单未完成信息至运维管理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尔法帝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玖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未经埃尔法帝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玖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