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邻老旧房屋的叠交盾构隧道地基处理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3748.9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恒;周予启;王少敏;殷占新;李立刚;武西涛;李德瑞;刘强;王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06;E21D11/10;E01C15/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超;李丹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邻 房屋 盾构 隧道 地基 处理 结构 施工 方法 | ||
紧邻老旧房屋的叠交盾构隧道地基处理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紧邻老旧房屋的叠交盾构隧道地基处理结构,包括房屋,市政主干道,位于房屋和市政主干道之间的人行便道,埋设在人行便道下方的市政管线,设置在人行便道下方、靠近房屋施工的隔离桩,分布在隔离桩远离房屋一侧的先行盾构隧道和后行盾构隧道。后行盾构隧道位于先行盾构隧道的上方。先行盾构隧道的上方设有先行隧道深孔注浆区域;后行盾构隧道的四周设有后行隧道深孔注浆区域。先行盾构隧道和后行盾构隧道处于叠交状态。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施工难度及风险极大,控制不当易导致房屋倾斜倒塌、管线破坏、道路开裂等重大事故,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紧邻老旧房屋的叠交盾构隧道地基处理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行业的腾飞,越来越多的地铁规划得到审批,相应的地铁密度越来越大,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伴随而来的施工难度和风险越来越高。在城市地铁线路规划中,需要考虑地面构筑物拆迁的难度、地下障碍物清障的代价等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地铁线路选择空间越来越小,经常出现紧邻房屋的叠交盾构隧道,尤其是躲避障碍物的小半径曲线叠交盾构隧道。这种类似紧邻房屋的小半径曲线叠交盾构隧道施工难度及风险极大,控制不当易导致房屋倾斜倒塌、管线破坏、道路开裂等重大事故,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紧邻老旧房屋的叠交盾构隧道地基处理结构及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施工难度及风险极大,控制不当易导致房屋倾斜倒塌、管线破坏、道路开裂等重大事故,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紧邻老旧房屋的叠交盾构隧道地基处理结构,包括房屋,市政主干道,位于房屋和市政主干道之间的人行便道,埋设在人行便道下方的市政管线,设置在人行便道下方、靠近房屋施工的隔离桩,分布在隔离桩远离房屋一侧的先行盾构隧道和后行盾构隧道。
后行盾构隧道位于先行盾构隧道的上方。
先行盾构隧道的上方设有先行隧道深孔注浆区域;后行盾构隧道的四周设有后行隧道深孔注浆区域。
先行盾构隧道和后行盾构隧道处于叠交状态。
隔离桩向房屋一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隔离桩与人行便道的表面之间所夹的锐角为30°~45°。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隔离桩包括引孔、插接在引孔内的钢管桩及浇筑在钢管桩内的注浆材料。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引孔的钻进深与钢管桩的深度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注浆材料选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1。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先行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与初次注浆同步,掘进完成后进行二次注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先行隧道深孔注浆区域,纵截面是圆心角为180°的扇环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后行盾构隧道的掘进过程与初次注浆同步,掘进完成后进行二次注浆。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后行隧道深孔注浆区域,纵截面为圆环形。
所述的紧邻老旧房屋的叠交盾构隧道地基处理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为:
第一,管线探挖及场地平整。
根据设计,对隔离桩施工区域进行管线探挖,将市政管线进行暴露保护,平整场地,根据设计的间距,进行点位放样。
第二,房屋监测点布设。
根据房屋监测要求,布设监测点,取得初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