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扰种齿辅助气力式大蒜排种器及排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3759.7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岭;陈亮;谢东波;宋宇;陈黎卿;张印;吴昆鹏;许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9/08 | 分类号: | A01C9/08;A01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郭成;解敬文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扰种齿 辅助 气力 大蒜 排种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种齿辅助气力式大蒜排种器及排种方法,包括后壳体、排种盘、前壳体和转轴,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连接,所述排种盘设于前壳体和后壳体内,所述转轴与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排种盘与转轴端部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排种盘与前壳体动密封连接,所述后壳体侧壁设有导种管,所述后壳体内设有护种板和清种刷,所述清种刷竖直向上,所述护种板上设有矩形槽,且在矩形槽上设有护种刷,所述后壳体下端设有落种口,通过侧吸式取种的方式,保证了取种的可靠性;相比勺链式和勺带式取种器,不会轻易出现掉种、漏种和重复充种情况,大大降低了漏播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种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扰种齿辅助气力式大蒜排种器及排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内市场开始出现不同型号的大蒜播种机,实现大蒜的机械化播种,现在大蒜播种机的排种器主要有勺链式、勺带式、夹持式和振动式,以此来实现单粒取种,大蒜单粒取种是实现大蒜机械化播种的关键技术之一。
大蒜属于中大籽粒种子,其形状和尺寸变异系数大,表面粗糙,大蒜取种器漏充及重充现象难以避免。
勺链式和勺带式取种器结构简单,但中高速时振动明显,易引起掉种,而且在充种完成后容易受整机的振动而最终导致漏种。
大蒜颗粒大、形状和尺寸不规则及表面粗糙,极易产生大蒜颗粒堆积结拱堵塞等现象,从而导致漏充或者重充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扰种齿辅助气力式大蒜排种器及排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扰种齿辅助气力式大蒜排种器,包括后壳体、排种盘、前壳体和转轴,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连接,所述排种盘设于前壳体和后壳体内,所述转轴与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排种盘与转轴端部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排种盘与前壳体动密封连接,所述后壳体侧壁设有导种管,所述后壳体内设有护种板和清种刷,所述清种刷竖直向上,所述护种板上设有矩形槽,且在矩形槽上设有护种刷,所述后壳体下端设有落种口。
优选的,所述护种板为曲型板结构。
优选的,所述清种刷上设有槽口。
优选的,所述排种盘上均匀设有多个扰种齿,且相邻扰种齿之间设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扰种齿两侧轮廓为渐开线轮廓,所述扰种齿两端轮廓为以排种盘轴线为圆心的圆弧。
优选的,所述前壳体内侧设有环形气室,所述前壳体外侧设有导气管,且导气管与环形气室相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壳体内部分为充种区、清种区、携种区和投种区;
所述充种区由护种板至导种管的上沿口的空间构成;
所述清种区由导种管的上沿口至清种刷的空间构成;
所述携种区由清种刷至落种口边缘的空间构成;
所述投种区对应环形气室中断区域。
一种扰种齿辅助气力式大蒜排种器的排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导气管与负压发生器连接;
步骤S2:转轴转动驱动排种盘逆时针旋转;
步骤S3:排种盘上的扰种齿在经过充种区的过程中,搅动充种区中的大蒜种群,蒜种会填充到相邻扰种齿之间的凹槽中,并在环形气室的负压作用下吸附在气孔上,完成充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