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凳筋及带有马凳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3822.7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4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秦英;王佳伟;徐研;邵帅;胥冬意;孙玮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E04B5/32;E04G21/12;E04G21/02;E04G21/08;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19 | 代理人: | 于秀君 |
地址: | 116083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凳筋 带有 钢筋混凝土 楼板 施工工艺 | ||
1.一种马凳筋,马凳筋整体为一体成型的轴对称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两个侧支撑部(2)连接组成,两个侧支撑部(2)相接端部为连接端(1),所述连接端(1)为圆弧端,侧支撑部(2)的末端为弯折端(3),所述侧支撑部(2)的长度为10cm,所述弯折端(3)的长度为4cm,所述侧支撑部(2)与其端部的弯折端(3)之间夹角为110°。
2.一种带有马凳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马凳筋加工生产;选择比楼板钢筋小一号钢筋规格的钢筋用于加工生产马凳筋;
步骤2、放线;
步骤3、底层钢筋绑扎;
步骤3.1、钢筋搭接长度为44d,在楼承板上弹出钢筋摆放线,楼板钢筋起步筋距墙体边线50mm;
步骤3.2、通长钢筋在支座处1/3范围内搭接,并在钢筋间放置混凝土垫块;
步骤4、水电管线预埋;避开马凳筋布置位置进行水电管线预留洞作业;
步骤5、楼板上部钢筋绑扎;
步骤5.1、清除模板及埋件表面木屑、铁屑及杂物,进行钢筋搭接,钢筋搭接长度为44d,在楼承板上弹出钢筋摆放线,楼板钢筋起步筋距墙体边线50mm;
步骤5.2、通长钢筋在支座处1/3范围内搭接,并在钢筋间放置混凝土垫块;
步骤6、马凳筋布置;马凳筋布置于楼板上部钢筋的上层钢筋(4)和下层钢筋(5)相交叉处,马凳筋的连接端(1)搭在楼板上部钢筋的上层钢筋(4)上,两个侧支撑部(2)与楼板上部钢筋的下层钢筋(5)下部接触,马凳筋的弯折端(3)朝下;
步骤7、混凝土浇筑;
步骤7.1、泵送工艺;
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先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范围内,待泵送流畅时,采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持不低于缸筒口上10mm到料斗口下150mm之间,混凝土泵送采用连续作业方式;
步骤7.2、连续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浇筑混凝土时分段分层进行,使用振捣棒和插入式振动器;手握住振捣棒上端的软轴胶管,快速插入砼内部,振捣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捣时间为20~30秒,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靠近模板距离不应小于2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步骤7.3、浇筑检查;浇筑混凝土的同时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浇灌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修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马凳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中,主钢筋间距为172mm,钢筋相交点全部绑扎,绑扣丝头向下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马凳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和步骤5.2中,混凝土垫块数量每平米不小于1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马凳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1中,泵送中途停歇时间超过20min且管道较长时,每隔5min开泵一次;泵送中途停歇时间超过20min且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采用每隔5min正反转2—3行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马凳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2中,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8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