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降水量采集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3971.3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1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瑾;高亚军;喇承芳;刘姝芳;芦璐;赵量;马成;王莹;喇承龙;徐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祁学民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降水量 采集 传输 系统 | ||
1.一种便携式降水量采集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量雨器、数据采集传送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量雨器包括壳体(11)、偏斜漏斗(12)、滚轮(13)、延迟漏斗(14)和储水箱(15),所述壳体(11)由进雨筒(111)和测量筒(112)组成,所述测量筒(112)为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测量筒(112)右侧外壁上设置有背带(113),测量筒(112)上端开口内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为中心带有通孔的方形板体,封板的通孔边缘连接有进雨筒(111),所述进雨筒(111)为位于封板上方的上下两端开口的竖直管体,进雨筒(111)的中心轴线与测量筒(112)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封板下方设置有连接在测量筒(112)内侧壁上端的偏斜漏斗(12),所述偏斜漏斗(12)为上大下小、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四棱台,偏斜漏斗(12)的下端开口位于测量筒(112)的中心轴线左侧,偏斜漏斗(12)的下方有活动连接在测量筒(112)内侧上部的滚轮(13),所述滚轮(13)为圆柱体,滚轮(13)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测量筒(112)的前后侧壁,滚轮(13)的中心位于测量筒(112)的中心轴线上,滚轮(13)的周壁上均布有向滚轮(13)内部凹陷、开口朝外的集水槽(131),滚轮(13)左上部的集水槽(131)与偏斜漏斗(12)的下端开口上下相对,滚轮(13)后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导向板(132),每个所述导向板(132)均为两端薄、中部厚的板体,每个所述导向板(132)均沿滚轮(13)的圆周方向顺时针弧形拱起,滚轮(13)中心设置有转轴(133),所述转轴(133)的前后两端分别贯穿滚轮(13)位于滚轮(13)前侧和导向板(132)后侧,滚轮(13)经转轴(133)连接在测量筒(112)内壁上,所述滚轮(13)下方设置有延迟漏斗(14),所述延迟漏斗(14)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是位于滚轮(13)前侧和后侧的、凸起向下的半圆环形板体,所述底板是位于滚轮(13)下方的、前后两边为弧形凸起向下的弧形边、左右两边为直边的弧形板体,底板内表面设置有不吸水海绵 层(141),所述不吸水海绵 层(141)是使用不吸水海绵 铺设而成的、与底板形状相配应的层状结构,前侧板、后侧板和底板组合呈开口向上的弧形槽体,所述延迟漏斗(14)的开口包围滚轮(13)的下部边缘,不吸水海绵 层(141)的内表面与滚轮(13)的下部边缘之间有间距,延迟漏斗(14)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分别与测量筒(112)的前后内壁之间有间距,延迟漏斗(14)经底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测量筒(112)的左右内侧壁,延迟漏斗(14)的底板底部设置有贯穿底板的漏水管(142),所述延迟漏斗(14)下方设置有置于测量筒(112)内部的储水箱(15),所述储水箱(15)为中空长方体,储水箱(15)的外侧壁与测量筒(112)内侧壁之间有间距,储水箱(15)底面与测量筒(112)内底面之间有间距,储水箱(15)的顶板上设置有贯穿储水箱(15)的顶板的进水孔,所述漏水管(142)穿过进水孔伸进储水箱(15)内,且漏水管(142)的外壁与进水孔侧壁之间有间距,储水箱(15)的内部底面上设置有导向块(151),所述导向块(151)为直角三棱柱体,导向块(151)的一个直面与储水箱(15)的内底面贴合、另一个直面与储水箱(15)的左侧内壁贴合,导向块(151)的倾斜面由左到右向下倾斜,导向块(151)的前后两端分别贴合在储水箱(15)的前后内侧壁上,导向块(151)的右端与储水箱(15)的右侧内壁之间有间距,导向块(151)右侧的储水箱(15)内底面上连通有排水管(152),所述排水管(152)上端连通储水箱(15)、下端竖直向下位于储水箱(15)下方,排水管(152)下端经软管(153)连通贯穿测量筒(112)右侧壁的放水孔;
所述控制器包括蓄电池(21)、电源开关(22)、电磁阀(23)和干簧管(24),所述电源开关(22)位于蓄电池(21)正极引出的屏蔽导线上,电源开关(22)包括静触头(221)、动触头(222)和控制板(223),所述静触头(221)和动触头(222)均为下端平齐的、竖直的弹性铜片,静触头(221)、动触头(222)下端均经绝缘板固定在导向板(132)后侧的测量筒(112)内壁上,静触头(221)位于多个导向板(132)阵列形成的圆环左部下方,静触头(221)位于动触头(222)右侧且与动触头(222)之间有间距,动触头(222)位于多个导向板(132)阵列形成的圆环左侧,动触头(222)前表面上端连接有控制板(223),所述控制板(223)是与导向板(132)形状一致的弧形板体,控制板(223)的弧形凸起方向与导向板(132)的弧形凸起方向一致,控制板(223)前端伸入多个导向板(132)中位于最左侧的相邻的两个导向板(132)之间,控制板(223)上端位于导向板(132)中位于最左侧的相邻的两个导向板(132)外端之间,控制板(223)下端位于多个导向板(132)阵列形成的圆环左侧,所述电磁阀(23)设置在排水管(152)上并经电源开关(22)连接蓄电池(21),所述干簧管(24)经长方形的连接板(241)连接在延迟漏斗(14)的前侧板上,转轴(133)上向外伸出有至少四个位于连接板(241)后侧的连杆(134),所述连杆(134)端部设置有与干簧管(24)相对的永久磁铁(135);
所述数据采集传送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器(3)和称重传感器(31);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3)包含信息发送模块(32)、时钟模块(33)、LED显示屏(34)、存储模块(35)、单片机(36)、D/A转换模块(37)和电源稳压模块(38),数据采集处理器(3)中以单片机(36)为核心,其它模块都与单片机(36)相连,存储模块(35)用于实现实时数据存储;时钟模块(33)负责实现时钟计时;D/A转换模块(37)用于实现信息收集分析,D/A转换模块(37)经过导线连接称重传感器(31)和干簧管(24);信息发送模块(32)外接天线(39),同时与单片机(36)相连进行数据交换,蓄电池(21)通过屏蔽导线接入到数据采集处理器(3)的电源稳压模块(38)的直流电源输入端,电源稳压模块(38)连接信息发送模块(32)、时钟模块(33)、LED显示屏(34)、存储模块(35)、单片机(36)、D/A转换模块(37),所述称重传感器(31)位于储水箱(15)底面和测量筒(112)内底面之间;
所述蓄电池(21)通过屏蔽导线连接有断电延时继电器(4),所述断电延时继电器(4)与电磁阀(23)和数据采集处理器(3)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未经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39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