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动探测技术的滑坡体地层分布情况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4237.9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6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朝;刘明学;杨阳;胡鑫;杨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瑞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02 | 代理人: | 郭红梅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动 探测 技术 滑坡 地层 分布 情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动探测技术的滑坡体地层分布情况探测方法,首先采集待测滑坡体地层的微动信号;然后从采集的原始微动信号中提取出瑞雷波,并获得瑞雷波的频散曲线;通过对瑞雷波频散曲线进行反演,获得地层视横波速度;再计算到所述地层视横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并利用光滑差值法处理后,得到地层视横波速度剖面图;通过所得到的地层视横波速度剖面图对待测滑坡体地层的分布情况进行判定。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滑坡地层分布情况的调查精度,同时降低机械钻探或人工探坑(井)的工程成本,缩短勘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坡灾害调查体地层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滑坡灾害体地层分布情况探测技术。
背景技术
在滑坡灾害的调查中,滑坡体地层分布情况调查大都采用机械钻探或人工探坑(井)的方法。机械钻探是指通过钻机打孔的方式勘察滑坡体地层的分布情况;人工探坑(井)是指以人工方式掏挖滑坡体土层,来查看滑坡体地层分布情况。机械钻探或人工探坑(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查看滑坡体地层的岩性、分布情况、地下水埋深、获取室内土工试验的岩土样品、地下水位样品等,但缺点主要表现在:
(1)机械钻探作业环境受限、成本大、工期长;
(2)人工探坑(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工期长;
(3)滑坡体地层分布变化较大,一般的机械钻探或人工探坑(井)布置间距大,难以查清滑坡体地层的局部分布情况。
因此急需发明一种高效安全、且成本低的滑坡体地层分布情况探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动探测技术的滑坡体地层分布情况探测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滑坡体地层分布情况的调查精度,同时减少机械钻探或人工探坑(井)的工程数量、成本,缩短勘查周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微动探测技术的滑坡体地层分布情况探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首先采集待测滑坡体地层的微动信号;
步骤2、将采集到的微动信号通过数学变换做谱分析,得到瑞雷波频散谱;
步骤3、通过对瑞雷波频散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地层视横波速度vs;
步骤4、根据步骤3计算出的不同深度的地层视横波速度vs,绘制地层视横波速度vs随深度h变化的剖面图;
步骤5、通过所得到的地层视横波速度vs随深度h变化的剖面图,对待测滑坡体地层的分布情况进行判定。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上述方法能有效提高滑坡地层分布情况的调查精度,同时减少机械钻探或人工探坑(井)的工程数量、成本,缩短勘查周期,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微动探测技术的滑坡体地层分布情况探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原始微动信号的单点波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取的瑞雷波的单点频散谱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绘制的地层视横波速度vs随深度h变化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启动的纳米水雾制造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全防护性助产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