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安全启动方法、安全芯片及其接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4436.X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3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郝志杰;丁杰;张玉安;吴振;胡月;李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海格北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F21/60;G06F8/65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安全 启动 方法 及其 接收机 | ||
1.一种芯片安全启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执行芯片的底层初始化代码;
S2. 获取芯片的启动模式,并初始化各个外设驱动;
S3. 读取芯片eFuse数据、判断并记录芯片ID;
S4. 从芯片的存储介质获取授权码密文,并解密和校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 从存储介质获取授权码密文,并加载到内部Ram;
b. 采用默认的RSA Publickey解密授权码:
若解密成功,则进行后续的启动步骤;
若解密失败,则安全启动失败,进入芯片的升级模式;
c. 对解密后的授权码进行明文校验:
若校验成功,则进行后续启动步骤;
若校验失败,则安全启动失败,进入芯片的升级模式;
S5. 将授权码中获取的芯片ID与步骤S3获取的芯片ID进行比对;
S6. 从芯片的存储介质加载固件文件头并校验;
S7. 根据文件头信息,从芯片中加载固件加密数据,解密后进行数据正确性校验,并提取出固件对应的芯片ID;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步骤S4得到校验后的授权码,判断固件数据是否为明文:
若固件数据为明文,则直接进行CRC校验:
若CRC校验通过,则进行后续的启动步骤;
若CRC校验失败,则安全启动失败,进入芯片的升级模式;
若固件数据为密文,则进行后续的步骤2)~6)的解密过程;
2)从固件文件头,得到AES KEY的密文;
3)根据授权码,获得RSA keyindex;
4)对获取的AES KEY进行RSA 解密;
5)使用解密后的AES key对固件数据区进行AES解密:
若解密成功,则再进行CRC校验:
若CRC校验通过,则进行后续的启动步骤;
若CRC校验失败,则安全启动失败,进入芯片的升级模式;
若解密失败,安全启动失败,进入芯片的升级模式;
6)从固件数据提取芯片ID;
S8. 将步骤S7得到的芯片ID与授权码中获取芯片ID进行比对;
S9. 根据芯片eFuse的安全模型,对芯片Rom进行配置;
S10. 执行芯片的固件,启动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安全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读取芯片eFuse数据、判断并记录芯片ID,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 读取芯片eFuse数据;
B. 判断eFuse数据是否有效:
若有效,则使能eFuse 数据中的安全配置;
若无效,则安全启动失败,进入芯片的升级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安全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级模式,具体包括PC端通过传输接口,把升级程序下载芯片内部memoy,并跳转执行升级程序;升级程序把后续从PC端传输的文件烧写到芯片的存储介质上;所述的传输接口包括USB、SPI、I2C和UART;所述存储介质包括NorFlash、NandFlash、SD、MMC和eMM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片安全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的将授权码中获取的芯片ID与步骤S3获取的芯片ID进行比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授权码中获取的芯片ID与步骤S3获取的芯片ID进行比对:
若比对一致,则进行后续的启动步骤;
若比对不一致,则安全启动失败,进入芯片的升级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片安全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所述的从芯片的存储介质加载固件文件头并校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从存储介质加载固件文件头到内部Ram;
(2)对加载的固件文件头,采用CRC校验是否有效:
若校验通过,则进行后续的启动步骤;
若校验失败,则安全启动失败,进入芯片的升级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海格北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海格北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4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双光源设计的定位型分布式光纤振动探测器
- 下一篇:软硬件协同仿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