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画像分析方法、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4714.1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7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邢作乾;房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叉烧(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F16/33;G06F16/36;G06F40/3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画像 分析 方法 服务器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大数据和画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大数据画像分析方法、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根据第一评论情感极性信息和第二评论情感极性信息确定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话题评论画像知识库,从而达到根据文本同步更新线程获取的关联观点文本确定目标话题评论内容中每组话题观点文本中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评论情感极性信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根据同步更新的关联观点文本完整确定目标在线评论用户评论情感极性信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较为繁杂的话题交互环境下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话题评论画像知识库出现缺失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大数据和画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数据画像分析方法、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话题评论处理和情感极性分析作为大数据应用的其中一个分支,在现目前的流量时代应用的较多。
一般而言,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参与网络上的话题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可能会携带用户的相关情绪倾向,通过分析这些观点评论,能够勾画相关用户的画像,从而为后续的业务推送的产品服务升级提供依据。然而相关针对话题评论用户的画像分析技术还存在一些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数据画像分析方法、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数据画像分析方法,应用于画像分析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话题互动客户端获取目标话题评论内容的第一组话题观点文本中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第一评论情感极性信息;
在所述目标话题评论内容的第二组话题观点文本中存在的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前提下,根据同步更新的具有最大关联度的关联观点文本的评论情感极性确定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第二评论情感极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评论情感极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评论情感极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话题评论画像知识库。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评论情感极性信息和所述第二评论情感极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话题评论画像知识库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在第三组至第四组话题观点文本内不存在互动评论记录的前提下,根据所述话题评论画像知识库分析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在第三组话题观点文本中的第三评论情感极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组与所述第四组之间间隔n组,n为大于1、且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三评论情感极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第一解析策略信息;
根据所述文本同步更新线程获取所述第一解析策略信息的关联观点文本的最大关联度;
在所述最大关联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前提下,确定所述第三评论情感极性信息为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话题评论画像知识库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三评论情感极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的第一解析策略信息,包括:
以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在第二组话题观点文本中的第一目标策略信息的事理图谱传递路径为所述第一解析策略信息的事理图谱传递路径,以所述目标在线评论用户在所述第二组话题观点文本中所述第一目标策略信息的情感关键描述的特征加权结果为所述第一解析策略信息的情感关键描述,确定所述第一解析策略信息。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文本同步更新线程获取所述第一解析策略信息的关联观点文本的最大关联度,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解析策略信息的策略描述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叉烧(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叉烧(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