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清除活性氧及抗炎作用协同增强效果的纳米粒子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4984.2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4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仝维鋆;邱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58;A61K47/61;A61K47/64;A61K31/12;A61K31/573;A61K31/58;A61K31/716;A61K45/06;A61P29/00;A61P5/44;C01G45/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清除 活性氧 作用 协同 增强 效果 纳米 粒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清除活性氧及抗炎作用协同增强效果的纳米粒子,是中空二氧化锰纳米粒子经聚电解质修饰处理后,作为药物载体负载有抗炎药。所述的聚电解质修饰是先将中空二氧化锰纳米粒子加入聚阳离子溶液,得到聚阳离子修饰的粒子,随后加入聚阴离子溶液尤其是硫酸葡聚糖钠盐溶液中,得到聚电解质修饰处理后的粒子。所述纳米粒子可靶向炎症部位的促炎巨噬细胞,清除细胞内高水平的活性氧,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同时可以减轻免疫细胞富集,降低活性氧水平,阻断炎症反应的级联放大效应,实现协同增强的抗炎效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得到的载体粒子可以靶向炎症部位、清除活性氧和负载抗炎药物等功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功能抗炎药物制备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清除活性氧及抗炎协同增强作用的纳米粒子。
背景介绍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一类含氧的化学活性分子,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等。ROS产生和代谢的动态平衡对于维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ROS的异常增高会导致氧化应激并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和组织损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OS诱导的氧化应激是炎症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ROS可以通过直接损伤和加重炎性反应发挥作用,也可直接刺激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或者通过激活炎性小体引起炎性级联放大效应,从而加重炎症的症状。
炎症部位促炎巨噬细胞富集,通过靶向促炎巨噬细胞,可以实现炎症部位靶向。然而炎症部位的高表达的炎症因子会使免疫细胞富集和提高活性氧水平,限制抗炎效果。因此,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对抗炎治疗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可以有效的抑制炎症因子产生,但由于其水溶性差,进入体内会迅速被代谢掉,使用载体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协同增强活性氧清除功能和抗炎药抗炎作用的纳米粒子,一方面可以清除炎症微环境活性氧,另一方面可以在炎症部位释放出抗炎药,阻断炎症反应的级联放大效应,从而实现协同增强的炎症性疾病治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清除活性氧及抗炎协同增强作用的纳米粒子。本发明通过表面修饰纳米粒子可以促进靶向促炎巨噬细胞,制得的整个纳米粒子可以有效清除炎症微环境中的过量活性氧,可以阻断炎症反应的级联放大效应,起到协同增强的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清除活性氧及抗炎协同增强作用的纳米粒子,为中空二氧化锰纳米粒子经聚电解质修饰处理后,作为药物载体负载有抗炎药。
所述的聚电解质修饰具体包括如下:先将中空二氧化锰纳米粒子加入聚阳离子溶液,震荡使粒子吸附聚阳离子,离心、洗涤后,得到聚阳离子修饰的粒子,随后加入聚阴离子溶液中,震荡使粒子吸附聚阴离子,离心、洗涤得到聚电解质修饰处理后的粒子。
所述的聚阴离子溶液采用硫酸葡聚糖钠盐溶液。
所述的聚阴离子溶液的浓度为1-2mg/ml。
所述的聚阳离子溶液为聚丙烯基胺盐酸盐溶液、聚二烯丙基二甲基季铵盐溶液、壳聚糖溶液、聚赖氨酸溶液或聚乙烯亚胺溶液,浓度可以为1-5mg/mL。
所述的中空二氧化锰纳米粒子为中空的花生状或椭球状的二氧化锰粒子,其粒径为500-600nm。
所述的中空二氧化锰纳米粒子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在搅拌条件下,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水溶性二价锰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s-8h,反应结束后,洗涤,得到碳酸锰模板纳米粒子;将所得的粒子分散到水中,再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反应0.25h-8h,洗涤后将粒子分散在水中,加入盐酸溶液,震荡反应0.25h-8h,洗涤得到中空二氧化锰纳米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4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