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L-赖氨酸产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5322.7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8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卿;王子睿;王瑞明;李丕武;陆捷;杨翠平;王松江;郭传庄;隋松森;王建彬;李俊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7;C12N15/64;C12P13/08;C12R1/15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50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谷氨酸 杆菌 重组 赖氨酸 产量 方法 | ||
1.一种改造HTR基因5′端序列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是在谷氨酸棒状杆菌宿主菌中,将HTR基因5′端序列中起始密码子ATG前-58位~-49位核苷酸序列-58ACGTCTAGAC-49替换为-58TGTGGTATAA-49,降低HTR基因5′端序列二级结构的稳定性,使其更易于被转录或表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棒状杆菌宿主菌为谷氨酸棒状杆菌CICC23604或谷氨酸棒状杆菌CGMCC1.1564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HTR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或SEQ ID NO.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HT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或SEQ ID NO.9;
优选的,所述HT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与SEQ ID NO.2或SEQ ID NO.9的序列一致性大于等于99.3%的核苷酸序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HTR基因5′端序列为SEQ ID NO.3或SEQ ID NO.10;
优选的,所述HTR基因5′端序列为与SEQ ID NO.3或SEQ ID NO.10的序列一致性大于等于98.0%的核苷酸序列。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上游同源臂--58TGTGGTATAA-49-下游同源臂的核苷酸序列,其中上游同源臂和下游同源臂为HTR基因5′端序列中起始密码子ATG前-58位~-49位核苷酸序列-58ACGTCTAGAC-49的前后各一段长度500~600bp的核苷酸序列;
(2)将上游同源臂--58TGTGGTATAA-49-下游同源臂的核苷酸序列连接至pK19mobsacB载体中,构建替换载体;
(3)将替换载体转化谷氨酸棒状杆菌宿主菌感受态细胞,筛选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阳性转化子,获得发生了第一次同源单交换的重组菌;
(4)将发生了第一次同源单交换的重组菌自然传代后,筛选能在10%蔗糖培养基生长但不能在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培养基生长的菌落,验证后得到完成两次同源单交换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项或多项:
i.步骤(2)中将上游同源臂--58TGTGGTATAA-49-下游同源臂的核苷酸序列连接至pK19mobsacB载体的Hind III、EcoR I酶切位点之间;
ii.步骤(3)中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引物采用PCR扩增技术筛选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阳性转化子,所述引物序列如下:
F1:5′-ATGATTGAACAAGATGGATTGC-3′,
R1:5′-TCAGAAGAACTCGTCAAGAAGGCG-3′;
所述PCR扩增的体系为:2×HiFi-PCRmaster10μL,10μmol/L上游引物1μL,10μmol/L下游引物1μL,模板1μL,ddH2O 7μL;
所述PCR扩增的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4℃变性30sec,56℃退火30sec,72℃延伸1min,30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
iii.步骤(4)中所用培养基为LBG培养基:葡萄糖5g/L,蛋白胨10g/L,酵母膏5g/L,NaCl10g/L。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重组菌在生产L-赖氨酸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53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