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敞车门锁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5328.4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谢苗;王健;刘治翔;张鸿宇;张云升;吴霞;侯文博;刘东旭;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83/02 | 分类号: | E05B83/02;E05B77/00;E05B79/02;E05B85/00;E05B81/64;B61D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孟丽娜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敞车 门锁 加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铁路敞车门锁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该系统包括行走轨道、物料平台、框架总成、夹具、移动单元和卡具块;行走轨道设置于火车运行轨道的一侧且沿Y向延伸;行走轨道上设置可沿行走轨道移动的框架总成;物料平台用于承载卡具块,设置于框架总成;夹具用于夹取卡具块,固定于一移动单元;移动单元用于驱动夹具移动,设置于框架总成;卡具块卡设于挡铁座时,卡具块的一段位于止挡铁和敞车厢之间且卡具块的一段与止挡铁伸出第二锁通槽的部分接触;卡具块的另一段位于手把和敞车厢之间。本发明可自动将卡具块卡设于挡铁座上段和敞车厢之间,使得卡具块与挡铁座的上段接触,从而可限制止挡铁随销轴转动,实现自动化加固,加固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敞车门锁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敞车是我国铁路运输的重要运输装备之一,通常不设车顶,用于运输煤 料、矿石、沙子、木材、钢材和集装箱。车门是铁路敞车重要部件之一,它有两个作用,方便装卸货物和对装运散装货物起一定密封作用。然而,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受震动、重力等因素影响会对车门施加较大挤压应力,长此以往,容易出现车门变形,门锁失效等情况,导致物料从车门飞出,造成财产损失,存在安全风险。具体的,如图9所示,门锁在正常情况下,止挡铁可以沿着中心销轴旋转一定角度,手把被止挡铁卡住,手把无法随中心销轴旋转出来,当止挡铁失效时,止挡铁就会沿中心销轴旋转任意角度,由于无法卡住手把,造成门锁失效。
现有技术中,对门锁的加固方法主要为人工使用 8 号或 10 号镀锌铁线2股,对手把与挡铁座之间进行一周拧固,但此方法由于是人为操作,导致加固精度低,仍会出现门锁松动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敞车门锁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可自动将卡具块卡设于挡铁座上段和敞车厢之间,使得卡具块与挡铁座的上段接触,从而可限制止挡铁随销轴转动,实现自动化加固,加固精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敞车门锁加固系统,用于加固敞车门锁,所述敞车门锁包括一挡铁座,所述挡铁座平行于Z向的内侧面固定于敞车厢;所述挡铁座上开设一沿Y向延伸的第一锁通槽、一沿Z向延伸的第二锁通槽,所述第一锁通槽和第二锁通槽平行于Z向的外侧面均敞开设置;所述第二锁通槽内转动安装一沿Y向延伸的销轴,所述销轴上套设一止挡铁,所述止挡铁位于所述第二锁通槽;所述止挡铁沿Z向延伸的一端,朝远离第一锁通槽的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二锁通槽,沿Z向延伸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锁通槽,所述止挡铁和第一锁通槽形成与手把配合的空间;包括:
行走轨道,设置于火车运行轨道的一侧且沿Y向延伸;所述行走轨道上设置一可沿所述行走轨道移动的框架总成;
物料平台,用于承载卡具块,所述物料平台设置于所述框架总成;
夹具,用于夹取卡具块,固定于一移动单元;
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夹具移动,设置于所述框架总成;
所述卡具块卡设于所述挡铁座时,所述卡具块的一段位于所述止挡铁和敞车厢之间且所述卡具块的一段与所述止挡铁伸出第二锁通槽的部分接触;所述卡具块的另一段位于所述手把和敞车厢之间。
优选地,所述卡具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块、卡挡块和一对卡脚;所述卡挡块卡设于所述止挡铁和敞车厢之间时,所述卡挡块与挡铁座中垂直于Z向的顶端平面接触;所述物料平台上开设用于放置所述卡脚的放置孔。
优选地,所述夹具包括一夹取柱,所述夹取柱沿径向开设一夹取槽,所述夹取槽设置一夹板,所述夹取柱的圆周面上安装一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板;所述夹板位于所述夹取槽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夹具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Z向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夹取柱,所述连接部上设置一沿Y向延伸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和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沿X向发射激光,所述第三激光测距传感器沿Z向发射激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5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