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5476.6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4;E03F5/06;E03F5/14;H02S10/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张锋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公路工程 排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公路工程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路牙石、水渠、土基层和公路主体,所述排水槽的上部盖设有排水槽盖板,排水槽下部的排水管通过密封件与水渠的内部连通,水渠的上部盖设的水渠盖板上设有环形雨水箅和太阳能板,路牙石的内部连通有溢流管,路牙石的中部的第二密封腔内设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伸缩部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安装固定有推条。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溢流管和水位感应器不仅可以对积水进行有效的排出,还可以减少堵塞,同时此排水装置通过太阳能板进行转化供电,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智能化的进行更加有效的公路排水,减从而少因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而造成公路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工程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排水是指由一系列拦截、疏干或排除危及公路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设施,结合沿线条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而形成的完整、畅通的排水体系,目前的公路排水装置功能单一,在水流较大时,往往容易造成堵塞,进而导致公路排水不佳,尤其是对于积水部位,难以有效的进行排水,若路面和地基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则会造成公路寿命缩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排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排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槽、路牙石、水渠、土基层和公路主体,所述排水槽的上部盖设有排水槽盖板,排水槽下部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与路牙石贯穿,且排水管的一端通过密封件与水渠的内部连通,水渠的上部盖设有水渠盖板,水渠盖板的顶端面对称设置有环形雨水箅,环形雨水箅之间通过支架安装固定有太阳能板,水渠盖板底端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密封腔,路牙石的内部连通有溢流管,溢流管靠近排水槽的一端与路牙石贯穿,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水渠的侧壁贯穿,路牙石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密封腔,第二密封腔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伸缩部依次与第二密封腔的侧壁和排水槽的侧壁贯穿,且电动伸缩杆伸缩部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安装固定有推条。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底壁为倾斜面,排水管的底壁与排水槽的底壁位于同一倾斜面,且排水槽的底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5°。
优选的,所述路牙石为一体式浇筑成型结构,且路牙石在进行浇筑时由上至下依次预留第三密封腔、溢流管、第二密封腔和排水管的安装通道。
优选的,所述路牙石靠近排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密封腔,第三密封腔的内部设置有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的感应头依次与第三密封腔的侧壁和路牙石贯穿,且感应头与排水槽盖板顶端面的垂直距离为5cm-20cm。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腔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组,且控制器分别与太阳能板板、蓄电池组、电动伸缩杆和水位感应器之间通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盖板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通槽,推条滑动配合在排水槽盖板的通槽内,且推条的底端面与水槽盖板的顶端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内壁的中部设置有拦截装置,拦截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若干个弯折过滤板,每个弯折过滤板角部的中心位置与排水管的中心位置一致,且弯折过滤板从左至右依次按比例缩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当排水槽盖板发生堵塞时,通过设置溢流管可以对积水进行一定的排出,当溢流管发生堵塞使积水继续上涨时,水位感应器通过控制器使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部带动推条对排水槽盖板上的堵塞物进行推移,同时此公路工程的排水装置通过太阳能板进行转化供电,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智能化的进行更加有效的公路排水,减从而少因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而造成公路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5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