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因子联动式触发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6097.9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清振;高菲;潘道远;王燕;张祖安;曹赟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6/00 | 分类号: | B60R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因子 联动 触发 开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因子联动式触发开关装置,属于控制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力矩加载器、联动开关组件及转角触发器,力矩加载器包括动作筒壳体,动作筒壳体内设介质腔及力矩加载活塞,且力矩加载活塞的活塞杆连接联动开关组件,活塞杆上套设活塞复位弹簧,力矩加载器的介质腔连通外部压力源;联动开关组件包括叉臂及与叉臂铰接的拨动杆,拨动杆的左侧连接向上下延伸的触发杆,两根触发杆分别对应设有触发开关,拨动杆的左侧连接有联动开关复位弹簧;转角触发器包括椭圆形转盘,并且其具有能够与滑轮平滑接触的转动侧面。本发明能辅助有效发挥防侧翻作用,且具有不意外触发,能进行翻车预警,并自动复位,能够广泛适用于不同的车型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开关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双因子联动式触发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正常行驶时会由于自重的原因保持平衡,当车辆急转弯(即车速较快,且方向盘转动了一定角度)时,惯性会产生一个和汽车前进方向垂直的作用力,当车的自重加在车轮上的力矩不足以克服车的横向离心力时,车就会侧翻。如果车辆没有安装防侧翻装置,则会有很大的危险,严重时会导致车辆侧翻,易造成人员伤亡。
目前,现有的机械式防侧翻装置的触发开关装置较为简单,虽然能够有效发挥防侧翻作用,但可能存在如下问题: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未进行急转弯)可能会意外触发;不能使驾驶员提前感受到车辆侧翻危险,即不能进行翻车预警;在一次触发车辆防侧翻系统后不能自动恢复;不能广泛适用于不同的车型。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辅助有效发挥防侧翻作用的双因子联动式触发开关装置,其还具有不意外触发,能翻车预警,能自动恢复,能够广泛适用于不同的车型等优点,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因子联动式触发开关装置,其具有力矩加载器与转角触发器,其中,所述力矩加载器包括动作筒壳体及动作筒壳体端口处螺纹连接的活塞限位螺帽,所述动作筒壳体内设有介质腔以及力矩加载活塞,且该力矩加载活塞的活塞杆穿过活塞限位螺帽并连接联动开关组件,所述力矩加载活塞与活塞限位螺帽之间还设有套设于活塞杆上的活塞复位弹簧,所述力矩加载器的介质腔连通外部压力源,并随着外部压力源的增压或减压控制活塞杆的伸长或回缩;
所述联动开关组件包括设于活塞杆前端的叉臂以及该叉臂内通过连接螺杆铰接的拨动杆,其中,所述拨动杆包括设于其前端的滑轮、设于其后端并沿着叉臂的间隙对称地向上下延伸的触发杆以及设于触发杆与连接螺杆之间的上下侧面的弹簧安装肩,所述上下延伸的触发杆分别对应设有触发开关,所述叉臂在弹簧安装肩上下侧形成燕尾状挡板,并在弹簧安装肩与燕尾状挡板之间分别设置安装方向与拨动杆的拨动方向一致的联动开关复位弹簧;
所述转角触发器包括椭圆形转盘,并且其具有能够与滑轮平滑接触的转动侧面;
初始状态下,所述椭圆形转盘的短轴、拨动杆以及叉臂处于平齐状态,仅当所述活塞杆伸长且同时椭圆形转盘转动预设角度时,所述椭圆形转盘的转动侧面与滑轮接触并使得拨动杆转动触发相应位置的触发开关。
具体地,所述触发开关为继电器。
具体地,所述椭圆形转盘为一对半椭圆盘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组成,且该固定螺栓的安装槽设于椭圆形转盘的转动侧面,并避让所述滑轮接触的滑动路径。
3.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有力矩加载器、联动开关组件和转角触发器,力矩加载器在压力达到预设值,同时转角触发器达到预设值时,才能控制联动开关作出相应的动作,从而触发开关,并且双因素分别单独无法触发,使得装置的控制精确,并且力矩加载器的伸出也能够给转角触发器一定的阻尼,使得本发明既能够实现主动的避免触发,又能够利用触发条件驱动其他装置应对触发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60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