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污泥给料机的干化污泥给料控制系统及其干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6301.7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8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晖;张影;柳绍山;李志洲;林勇;陈匡龙;韩青佰;黎涛;刘斌;秦学林;薛振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3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污泥 控制系统 及其 方法 | ||
1.基于污泥给料机的干化污泥给料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料仓(1)、第二料仓(2)和第三料仓(3),所述第三料仓(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4),所述第二料仓(2)与第三料仓(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料仓(2)固定连接在第一料仓(1)的顶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仓(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进料口(5),所述第三料仓(3)的顶部设置有顶盖(6),所述第一料仓(1)的内部设置有脱水机构(7),所述第三料仓(3)上设置有防护机构(8);
所述脱水机构(7)包括支撑板(71)和支撑体(72),所述支撑板(7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卡槽(73),所述支撑板(71)上设置有调节机构(74),所述支撑体(72)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75),所述支撑体(7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料筒(76),所述料筒(76)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77),所述支撑体(72)呈圆台形状,所述料筒(76)外表面的下方与卡槽(73)的内部相适配,所述支撑体(72)外表面背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排水管(78),所述排水管(78)的端部贯穿第一料仓(1)并延伸至第一料仓(1)的外部,所述支撑板(71)的外表面与第一料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料筒(76)的顶部与第一料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机构(8)包括升降板(81)、固定座(82)和导管(83),所述升降板(81)的顶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84),所述第二通孔(84)的内部与进料管(4)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升降板(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片(85),所述固定座(82)上活动连接有第二触片(86),所述升降板(81)与第三料仓(3)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82)固定连接在第三料仓(3)内壁的一侧,所述导管(83)固定连接在第三料仓(3)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泥给料机的干化污泥给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4)包括对称设置的气缸(741),所述气缸(7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挡板(742),所述挡板(742)顶部的前方和后方均固定连接有竖板(743),两个所述竖板(743)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744),所述滑杆(744)与支撑板(7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污泥给料机的干化污泥给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1)上开设有与卡槽(73)相连通的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部与滑杆(744)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气缸(741)固定连接在第一料仓(1)的内部,所述挡板(742)的顶部与料筒(76)的底部处于接触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泥给料机的干化污泥给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仓(1)的正面一体成型有输送仓(10),所述第一料仓(1)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加热杆(11),所述输送仓(10)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12),所述传送带位于料筒(7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泥给料机的干化污泥给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2)的底部开设有缓冲槽(13),所述缓冲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15),所述第二触片(86)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板(15)的底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泥给料机的干化污泥给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料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6),所述连接架(16)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槽(17),所述通槽(17)的内部与进料管(4)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连接架(16)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18),所述放置槽(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20),所述第二滑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泥给料机的干化污泥给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片(85)和第二触片(86)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一料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盒(22),所述收集盒(22)位于导管(83)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63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