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在不同介质中溶出度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6677.8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红;云邱;王兰花;薛亚军;王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海纳制药有限公司;南京一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吕鹏涛;王海云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氨基 葡萄糖 制剂 不同 介质 中溶出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溶出度的检测方法,以含正离子对试剂(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或四丁基溴化铵)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作为混合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并优化了混合流动相的比例,在色谱分析时延长了盐酸氨基葡萄糖主峰在色谱柱(例如,C8柱)的保留时间,并且避免了主峰受溶出介质、辅料溶液的干扰,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在色谱分析的过程中对色谱柱的要求低,不需要采用氨基柱,也不需要柱前衍生化反应,可以适应不同溶出介质中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溶出度的准确测定,排出空白溶剂和辅料存在的干扰,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用的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在不同介质中溶出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氨基葡萄糖是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氨基单糖,是糖胺聚糖和透明质酸重要的结构成分。它是一种很特殊的药物,既属于药品又属于保健品。由于氨基葡萄糖属于生物提取,副作用较小,在国外将其作为食品或保健品直接出售;也因为其对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首次将其申报为药品。在中国,氨基葡萄糖以盐酸盐或硫酸盐形式申报为基本药物。
在药物的口服片剂质量控制中,检查口服片剂的溶出度情况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通过测定口服片剂的溶出度可以考察药物片剂在不同溶出介质条件下(模拟人体胃肠道溶解药片的环境)的体外释放的情况,间接评估药物片剂在体内的释放模式。
准确检测不同药物片剂的溶出度是保证溶出度实验准确可靠的基础。盐酸氨基葡萄糖含量的经典检测方法是Elson-Morgan反应后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复杂,重现性差,文献报道的有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高效液相-示差折光检测器法、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的氨基柱法等方法,或操作复杂或成本较高,或专属性不强。目前,美国药典(USP43)收载了氨基葡萄糖片溶出度检测方法,即为无需衍生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辛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250×4.6mm,5μm),以0.05%磷酸溶液(氢氧化钾调节pH为3.0)-乙腈(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5nm,流速为0.6ml/min。然而,该检测方法在以pH4.5醋酸钠溶液和pH6.8磷酸盐溶液分别作为溶出介质测定溶出度时,空白溶剂严重干扰盐酸氨基葡萄糖峰的检测。
为了克服目前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探索能够用于检测多种溶出介质条件下的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溶出度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在不同介质中溶出度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溶出度的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加入溶出介质中溶解并定量稀释,在t时取出溶出液过滤,取续滤液作为在时间t时的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取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品,加入溶出介质溶解并定量稀释,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3)空白溶液:溶出介质;
(4)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以及空白溶液进行检测,记录色谱图,根据峰面积计算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中盐酸氨基葡萄糖的浓度和/或含量,进而得到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剂在时间t时的溶出度;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以辛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流动相A和流动相B为混合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在等度洗脱的过程中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75~85:25~15;流动相A为含1~10mmol/L正离子对试剂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以磷酸调其pH值至3.0-4.0,在流动相A中正离子对试剂为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或四丁基溴化铵;流动相B为乙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海纳制药有限公司;南京一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海纳制药有限公司;南京一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6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