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6931.4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乾峰;李立宏;田小溪;付国强;任彬;张毳毳;梅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7/00 | 分类号: | A61F17/00;A61M3/02;A61M35/00;A61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喷涂 一线 战伤 急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属于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急救装置主体,急救装置主体的前端面嵌入设置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操作面板、控制器、电源连接座和锂电池,操作面板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红纬线感温探头、紧急呼叫按钮、扬声器、第一LED报警灯,第一LED报警灯下方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安装腔和便捷储存腔,安装腔内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绷带撕胶座,红纬线感温探头方便检测战士的体温,负伤的战士与战友失联时,按压紧急呼叫按钮,使扬声器和第一LED报警灯进行启动,便于提醒战友,在夜晚并通过LED报警灯便于定位自己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急救装置即紧急救治所用到医疗装置,泛指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医疗装置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都是急救装置。
战场急救时,先需要简单对伤口进行喷药或涂药止血,再用绷带绑扎,而现有的急救装置使用性能低、体积大,不便于进行携带,战士受伤,若没有携带便携急救装置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战伤的伤口不仅容易造成感染,同时,严重时会失血过多,会错失抢救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包括急救装置主体,所述急救装置主体的前端面嵌入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操作面板、控制器、电源连接座和锂电池,所述操作面板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红纬线感温探头、紧急呼叫按钮、扬声器、第一LED报警灯,所述第一LED报警灯下方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安装腔和便捷储存腔,所述安装腔内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绷带撕胶座,所述急救装置主体内部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储药瓶和生理盐水储存腔,所述急救装置主体的右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隐藏腔,多个所述隐藏腔的中部均设置有刷子本体,所述急救装置主体后方的右侧开设有微型仪器放置腔,所述微型仪器放置腔的内部设置有携式制氧机放置腔、微型心电监护仪放置腔、血压检测仪放置腔和备用仪器放置腔;
所述急救装置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储药瓶相匹配的进液管口,所述进液管口另一端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喷压盖,所述喷压盖的上端面设置有按压头,所述喷压盖的左侧从右至左依次连通有连接软管和喷头,所述急救装置主体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密封收纳盖,所述储药瓶的下方设置有微电机,所述储药瓶的内部设置有与微电机相匹配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杆。
为了方便使用者了解储药瓶内部药液的余量,作为本发明的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优选的,所述储药瓶内侧壁的顶端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和杀菌灯。
为了达到方便携带急救装置主体的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优选的,所述急救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扣,所述急救装置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与连接扣相匹配的调节背带。
为了防止颗粒药物堵塞喷头,作为本发明的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优选的,所述储药瓶的内部设置有与喷压盖相匹配的喷压管,所述喷压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头。
为了方便向生理盐水储存腔内注入新的生理盐水,作为本发明的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优选的,所述急救装置主体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与生理盐水储存腔相匹配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为了方便将刷子本体从隐藏腔内取出使用,作为本发明的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优选的,所述刷子本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刷子本体的左端活动连接有刷子头。
为了防止刷子本体从隐藏腔掉出,作为本发明的便携式喷涂型一线战伤急救装置优选的,所述隐藏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限位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磁铁相匹配的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6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