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7097.0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申强;付青梅;李芷冰;李芷蓓;王巍;王东燕;郑炳华;王道尚;上官强;李明磊;石道勇;王俊文;李靖;张文忠;孙钦富;杨敬;李鹏;李志远;孙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清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B01D53/48;B01D53/80;F01D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王庆彬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浆液 余热 循环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蒸汽高品质热能、脱硫烟气、降低能源消耗的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本发明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蒸汽动力装置、热泵系统、浆液换热装置和脱硫系统,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和浆液循环管路;浆液换热装置包括浆液入口、浆液出口、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浆液换热装置的浆液出入口连接浆液循环管路,浆液换热装置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分别连接循环水管路;热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阀和第二换热器;所述蒸汽动力装置包括进汽口、出汽口和动力输出端,蒸汽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压缩机,蒸汽动力装置出汽口的乏汽进入到加热器中,加热器用于加热循环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余热利用循环供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火电是目前国内的主要发电方式之一,火电厂通过燃烧煤、油或天然气等燃料进行发电。环保政策要求火电厂需要对燃烧后的尾气进行脱硫处理,对尾气进行净化,降低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脱硫处理可以大致分为湿式脱硫法和干式脱硫法,其中常见的湿式脱硫是采用碳酸钙或氢氧化钙浆液对烟气进行喷淋,并与烟气中的硫化物进行反应。这种脱硫方法在电厂里受到普遍应用。在进行湿式脱硫的过程中,浆液对高温烟气进行喷淋后,浆液的温度会升高,如果通过浆液的自循环后重复利用浆液,则脱硫后的排烟温度较高52~56℃,这样会蒸发大量的水分,烟气溶解水蒸气使热量通过烟气排放,造成能源的浪费,可以通过系统结构调整降低排烟温度减小白烟,对这部分浪费的能源加以利用。
此外,部分地区政策不允许小火电运行,而采用蒸汽或热水锅炉直接供暖方式,这也是造成高品质的热能未能高效利用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蒸汽高品质热能、脱硫烟气、降低能源消耗的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本发明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蒸汽动力装置、热泵系统、浆液换热装置和脱硫系统,
所述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和浆液循环管路,浆液循环管路的浆液入口和浆液出口分别连接脱硫塔的浆液进出口,脱硫塔上设置有进风端和出风端,脱硫塔的进风端连接烟气的排出管道;
所述浆液换热装置包括浆液入口、浆液出口、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浆液换热装置的浆液入口连接与脱硫塔浆液出口连接的浆液循环管路,浆液换热装置的浆液出口连接与脱硫塔浆液进口连接的浆液循环管路,浆液换热装置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分别连接循环水管路;
所述热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阀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与循环水进行换热;
所述蒸汽动力装置包括进汽口、出汽口和动力输出端,蒸汽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压缩机,蒸汽动力装置的出汽口用于排出做功后的乏汽,乏汽进入到加热器中,加热器安装在循环水管路外侧,位于第一换热器和居民供暖用水之间。
本发明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中所述浆液循环管路上连接有浆液循环泵。
本发明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中所述脱硫塔上设置有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有脱硫副产品输送泵和沉淀风机。
本发明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中所述脱硫塔的进风端连接有引风机的出风口,引风机的进风口连接除尘器的出风口,除尘器的进风口连接吹灰器的出风口,吹灰器的进风口连接烟气的排出管道。
本发明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中所述浆液换热装置为液体-液体换热装置。
本发明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中所述浆液换热装置对于130t/h燃煤锅炉的热交换负荷为12.6MW。
本发明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选用冷凝器。
本发明浆液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选用蒸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清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京清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