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7429.5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顾硕;郭彪;但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A44C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包括壳体、腕带、按键;壳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连接耳,腕带的一端位于两连接耳之间并与两连接耳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第一接触端子与壳体内部的主板电性连接;按键包括按键下壳、按键上壳,按键下壳固定连接在腕带的一端,按键下壳上设置有按键FPC模组、第二接触端子,第二接触端子延伸至按键下壳的外表面并与第一接触端子接触导通;按键上壳活动的安装在按键下壳上,且按键上壳上设置有一顶压部。本发明将按键置于腕带上,使得按键具有较大的按压面,在按压操作时不受空间、方位的限制,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按键不会占用壳体的空间,使壳体内部能够植入更多的电子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智能手表、儿童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逐渐普及,以现有的智能手表为例,其通常包括腕带、壳体、以及显示屏,显示屏安装在壳体上,壳体连接在腕带上,此外,需要在壳体上配置按键,然而,由于智能手表的壳体自身体积较小,预留给按键的设计空间通常较小,然而,从人机工程学方面考虑,较小的按键不利于人手的按压操作,并且,由于在壳体的正面配置显示屏,按键通常是被设置在壳体的侧边,消费者在按压按键时的操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总之,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按键在尺寸大小和设置位置两方面均给使用者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能够方便消费者对按键进行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腕带以及按键;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连接耳,所述腕带的一端位于两连接耳之间并与两连接耳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一接触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壳体内部的主板电性连接;
所述按键包括按键下壳、按键上壳,所述按键下壳固定连接在所述腕带的一端,所述按键下壳上设置有按键FPC模组、以及与所述按键FPC模组电性导通的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延伸至所述按键下壳的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接触导通;所述按键上壳活动的安装在所述按键下壳上,且所述按键上壳上设置有一在所述按键上壳朝向所述按键下壳运动时顶压并触发所述按键FPC模组的顶压部。
优选的,两所述连接耳上以及腕带的一端均设置有轴孔,一枢轴穿过两所述连接耳以及腕带上的轴孔将所述腕带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两所述连接耳之间。
优选的,在其中一个连接耳的内侧面上开设一呈弧形的凹槽,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为设置在所述凹槽底壁上的金属触片,所述金属触片呈弧形,且所述凹槽的圆心以及金属触片的圆心落在所述枢轴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为凸出于所述按键下壳外表面的金属柱,所述金属柱伸入所述凹槽中与所述金属触片接触配合。
优选的,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耳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接触端子,所述按键下壳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接触端子,多个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与多个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按键上壳封盖于所述按键下壳上,且所述按键上壳与所述按键下壳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按键FPC模组以及顶压部均位于所述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按键上壳与所述按键下壳之间密闭配合。
优选的,所述按键上壳与所述按键下壳之间设置有导向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一个将所述按键上壳向着远离所述按键下壳的方向顶推的弹性应力。
优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位于所述按键下壳上的导向套、以及位于所述按键上壳上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活动的穿接在所述导向套内;所述弹性件为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向柱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按键下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