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篡改监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7612.5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8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政德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20/38;G06F21/64;G06F21/60;G06F16/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大成君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7 | 代理人: | 张印铎;张伯坤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据 篡改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篡改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用户发送携带账户标识的当前资源变更信息;将当前资源变化值和当前剩余资源上传至区块链;通过预先配置的与区块链连接的事件监听器获取当前资源变化值和当前剩余资源;比较上一次剩余资源和当前资源变化值的和值与当前剩余资源是否相等,上一次剩余资源存储在与事件监听器连接的数据库或存储器中;在上一次剩余资源和当前资源变化值的和值与当前剩余资源不相等时,生成数据篡改的报警信息并降低账户标识的交易等级。本申请的实施能够验证用户当前消费的合理性,不需要人工对信息进行审核,降低维护成本,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资源的发放、消费及转移能够溯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资产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篡改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去中心技术,凭借链式结构、多账本存储以及共识机制,实现了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基于这种特性,区块链技术常被应用于传统金融、司法存证以及政务服务等等各种需要增强信息信用的场景。到目前为止,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大多是将数据上传到区块链上,保证区块链上的数据不被篡改,进而达到促进企业间的信任。但在如何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来保护现有传统业务系统的数据,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篡改监测方法及装置,能够降低资源核对时人工审核的工作量,并对用户做出风险评估,避免坏账发生,保证平台发放的资源合理的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篡改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携带账户标识的当前资源变更信息,所述当前资源变更信息包括:当前资源变化值和当前剩余资源;
将所述当前资源变化值和所述当前剩余资源上传至区块链;
通过预先配置的与所述区块链连接的事件监听器获取所述当前资源变化值和所述当前剩余资源;
比较上一次剩余资源和当前资源变化值的和值与所述当前剩余资源是否相等,所述上一次剩余资源存储在与所述事件监听器连接的数据库或存储器中;
在所述上一次剩余资源和所述当前资源变化值的和值与所述当前剩余资源不相等时,生成数据篡改的报警信息并降低账户标识的交易等级。
进一步地、所述当前资源变更信息还包括:当前交易版本;
比较上一次剩余资源和当前资源变化值的和值与所述当前剩余资源是否相等,之前还包括:
比较所述当前交易版本对应的数值与上一次交易版本对应的上一次交易版本对应的数值的差值是否为预设差值;
若所述当前交易版本对应的数值与所述上一次交易版本对应的数值的差值为预设差值,则比较上一次剩余资源和当前资源变化值的和值与所述当前剩余资源是否相等。
进一步地、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交易版本对应的数值与所述上一次交易版本对应的数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将所述当前交易版本对应的所述当前资源变更信息放至用户对应的待处理数据列队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交易版本对应的数值与所述上一次交易版本对应的数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生成异常数据的异常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用户发送携带账户标识的当前资源变更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前资源变更信息放入与所述账户标识对应的待处理数据列队中;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当前资源变化值和所述当前剩余资源上传至区块链,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政德,未经李政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7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轮椅室内自动驾驶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