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老年健身运动用紧急救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8427.8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3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山;董健;荆纯祥;邹丽娟;鲁刚;马兴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G08B25/08 |
代理公司: | 湖南楚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68 | 代理人: | 梁琴琴 |
地址: | 5105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老年 健身运动 紧急 救援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互联网老年健身运动用紧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终端(1)、信息传输模块(2)、SIM模块(3)、信息处理后台(4)、信息同步模块(5)和GSM模块(6),其中:所述监测终端(1)有老年人在外出健身时随身携带,所述监测终端(1)对老年人的自身状态和周边环境进行信息监测,所述监测终端(1)通过SIM模块(3)与信息处理后台(4)信号连接,所述监测终端(1)即可与信息处理后台(4)实现互联网联通,所述监测终端(1)通过信息传输模块(2)将信息传输给信息处理后台(4),所述信息处理后台(4)对信息进行处理,若老人存在危险情况,所述信息处理后台(4)可通过GSM模块(6)发送短信至老人亲属的手机端,老人亲属手机接收到短信即可达到警示目的,所述信息处理后台(4)通过信息同步模块(5)将信息传输至老人亲属的手机端,老人亲属的手机端在接受信息后可打开相应的APP来了解老人目前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老年健身运动用紧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终端(1)包块ECU(101),所述ECU(101)为监测终端(1)的主要组件,所述ECU(101)通过延时控制模块(106)对摄像模块(107)和心率监测模块(108)进行控制,可通过延时控制模块(106)设定监测时间,可控制摄像模块(107)和心率监测模块(108)每隔一定时间采集信息,所述摄像模块(107)可对老人周边环境进行摄像监测,所述心率监测模块(108)可对老人的心率进行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老年健身运动用紧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U(101)与主动求援模块(105)信号连接,当老人遇到难以解决的麻烦时,可通过监测终端(1)的主动求援按钮激活主动求援模块(105),即可达到老人主动求援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老年健身运动用紧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CU(101)与信息收集模块(102)信号连接,所述信息收集模块(102)分别与摄像模块(107)、心率监测模块(108)、震动感应模块(109)和GPS模块(110)信号连接,所述摄像模块(107)可拍摄老人周边环境传输给信息收集模块(102),所述心率监测模块(108)将老人每个时段的心率传输给信息收集模块(102),在震动感应模块(109)感受到定值以上的震动时将信号输出给信息收集模块(102),所述GPS模块(110)将老人的实时位置传输给信息收集模块(102),所述信息收集模块(102)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进监测终端的存储模块(103)内,且信息收集模块(102)将信息反馈给ECU(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老年健身运动用紧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监测模块(108)对老人健身过程中的心率进行监测,在信息收集模块(102)判断老人心率过高时将信号反馈给ECU(101),所述ECU(101)控制警报模块(104)使监测终端(1)的警报器发起警报,从而对老人起到警示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老年健身运动用紧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感应模块(109)设定有一定的定值,当其感应到的震动超过定值时表示老人可能发生摔倒等意外,此时通过信息收集模块(102)反馈给ECU(101),在此情况下ECU(101)控制摄像模块(107)和心率监测模块(108)监测相应信息,同时GPS模块(110)提供实时位置,即可使监测终端(1)通过互联网传输信息至信息处理后台(4),信息处理后台(4)同步将警报信息传输至老人亲属的手机端,可在老人发生意外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亲属进行求援,可对老人及时救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老年健身运动用紧急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后台(4)接受的信息通过信息整理模块(401)进行整理,信息整理模块(401)在通过信息备份模块(402)备份信息的同时将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至亲属手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未经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4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施工管道疏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共价有机骨架封装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