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布溶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8532.1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0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勇;丁鹏;方鹏;朱明泽;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C25B1/04;C25B11/052;C25B11/069;C25B11/095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涂布溶胶的制备方法,属于能源催化电池膜电极的制造技术领域。先将纳米催化剂粉末、乙炔黑粉末和表面活性剂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先后滴加浓度为5wt%的全氟磺酸水溶液和辅助溶剂,用3kW功率超声20分钟加速溶解,最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3kW功率超声20分钟,得到涂布溶胶。本发明溶胶涂布成膜后,膜表面呈现粒子化和多孔性,优化了比表面及其柔韧性,表现为膜电极表面促进气体演化气泡的破碎和脱附,避免了大气泡对表面催化位点的延时覆盖,也避免了大气泡脱附时突变张力引起的催化剂脱落,因此这一配方显著提升膜电极的催化速率和稳定性,普适于大多数纳米级催化剂的涂膜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催化电池膜电极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解水技术的效能不高,尤其耗电成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本质障碍在于催化电极大功率运行的活性、稳定性还有待提升。
经多年研究发现:除了学术界关注的催化剂本身的活性和稳定性以外,电极表面气泡的生长、脱离动态特征也影响着电解水效率和稳定性,某种程度上甚至更关键。催化电极表面大气泡的生长往往伴随着脱附延时,其间屏蔽了表面活性位点的暴露,导致催化性能不稳定,表现为大功率下电流密度明显波动,同时大气泡生长和脱附增加了界面张力变化,特别是在气泡脱附过程中催化剂容易脱落,导致电极逐渐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调制粉末催化剂涂布溶胶的配方,以实现膜电极表面碎化气泡、加速脱附、稳定性能的连锁效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先将纳米催化剂粉末、乙炔黑粉末和表面活性剂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先后滴加浓度为5wt%的全氟磺酸水溶液和辅助溶剂,用3kW功率超声20分钟加速溶解,最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3kW功率超声20分钟,得到涂布溶胶。
本发明中表面活性剂能够调节成膜表面形貌和张力;全氟磺酸聚合物分散装载纳米催化剂形成高分子膜,提高粘附性和质子选择性;乙炔黑优化成膜电导率;乙醇和去离子水作为双溶剂保证各组分充分溶解。
将取得的涂布溶胶经传统涂布工艺成膜后,表面粒子化和介孔性更加显著,有助于薄膜比表面及其耐张力的提升,表现为膜电极表面生成气泡的快速破碎和脱附,避免了表面生长大气泡对催化位点的屏蔽,也避免了大气泡脱附时突变张力引起的催化剂脱落。
本发明的表面活性剂对成膜形貌和张力控制发挥关键作用,可使涂布溶胶的成膜具有特别的形貌:表面颗粒化,形成大量介孔,可增加活性位点暴露,缓解气泡生长脱附时表面张力变化,同时有利于电解液渗透和气体产物溢出。
成膜电极表面生成气泡更小、更快,具有碎化气泡,加速催化速率的功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其能够调节成膜形貌和表面张力,不仅增强催化膜的活性比表面和耐张力,而且起到疏水、阴离子选择、发泡等关键的物理化学作用,提高了膜电极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所述辅助溶剂为乙醇,价格便宜,具有促进有机/无机混合成分溶解的优良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纳米催化剂是但不限于商用IrO2粉末,所述配方普适于大多数纳米级催化剂。商用IrO2纳米催化剂作为氧气演化反应(OER)催化剂的典型代表,能够检验本发明工艺的有效性。
所述纳米催化剂的投料量占涂布溶胶体积的8mg/mL,表面活性剂的投料量占涂布溶胶体积的8mg/mL,全氟磺酸的投料量占涂布溶胶体积的50μL/mL,乙炔黑的投料量占涂布溶胶体积的1.6mg/mL。
所述辅助溶剂和去离子水的投料体积比为1:1。由该比例形成的溶剂能够改造涂布膜表面形貌及气泡演化,显著提升膜电极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溶胶涂布成膜的表面形貌的SEM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