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变形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89103.6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奇志;黄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4/13;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腾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卷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变形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所述零变形的卷绕式锂离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制备正极极片、负极极片;2)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卷绕,制得卷芯体;3)将卷芯体包装、烘烤、化成、分容,即制得所述锂离子电池;在步骤1)在所述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的单面或双面涂覆功能层材料,构成功能层;且在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将卷芯体置于烤箱中,在60‑130度的温度范围内烘烤抽真空,此时功能层材料气化或升华,完全从卷芯体中抽出,制得有充足膨胀空间的卷芯体。可以实现零变形,极片在电池中完全平整,隔膜收缩后不起皱,电池内部无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零变形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在分容后或者循环几周后,电池宽度方向会出现变形,呈“S”形,S形导致的电池厚度增加可以达到5-20%,变形严重不仅影响电池电性能,对电池尺寸和安全性能也有极大影响,是卷绕式电池这类装配方式一个主要的劣势。
电池变形的原因:当电池充放电后,由于活性物质的膨胀(主要为负极片)和隔膜在烘烤过程的收缩,会导致电芯内层沿电池宽度方向产生应力集中,进而造成电池极片扭曲,电池弯曲成S形。
为控制电池变形,目前常用的途径有:一是针对极片膨胀,选择充放电膨胀更小的活性物质,同时在使用前对极片进行预烘烤;二是针对隔膜收缩,选择热收缩更小的隔膜,同时在使用前对隔膜进行预烘烤;三是调试卷绕时的隔膜张力,分步变速控制卷绕张力,使得卷绕后的卷芯能够有一定空间,去适应充放电阶段的膨胀;四是将正极片压花,使正极极片在卷绕前采用表面压花制造凸痕,可以增加卷绕时裸电芯内部正负极极片层间距,预留负极膨胀空间;五是在充放电过程中或充放电结束后,将电池用压力或高温的夹具在厚度方向夹紧,将S形电芯压平整。但以上方法一、二、三、四由于所预留的膨胀空间总是有限的,无法完全吸收负极膨胀和隔膜收缩所需的空间,因此只能减轻电池的变形,而无法杜绝;方法五只是对变形电池作一个事后的整形,内部的应力仍然存在,当外部压力释放后,在充放电几周后,电池仍然会很大程度上恢复变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零变形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零变形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所述零变形的卷绕式锂离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制备正极极片、负极极片;2)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卷绕,制得卷芯体;3)将卷芯体包装、烘烤、化成、分容,即制得所述锂离子电池;在步骤1)在所述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的单面或双面涂覆功能层材料,构成功能层;且在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将卷芯体置于烤箱中,在60-130℃的温度范围内烘烤抽真空,此时功能层材料气化或升华,完全从卷芯体中抽出,制得有充足膨胀空间的卷芯体;当然,抽出的功能层材料可以冷却回收,循环使用;考虑到,在烘烤抽真空过程中,隔膜会变形,优选,使用夹板夹住卷芯体,并控制抽真空速度。
所述功能层材料的标准:功能层材料不与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发生化学反应;且在常温下为固态,当加热到60-130℃的温度范围时熔化,同时在该温度范围内,以较高的真空度状态下,气化;或在常温下为固态,当加热到60-130℃的温度,以较高的真空度状态下,升华;优选,所述功能层材料为石蜡等烷烃类有机物。
所述功能型材料的附着工艺为涂覆或喷涂或点涂;所述功能层厚度=a*系数,a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在制作和循环过程中的总膨胀率,系数为1.1-1.5。
本发明优点是,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功能层从卷芯体中气化后,会释放出功能层所占的厚度空间,利于吸收电池在注液、化成、以及后续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极片膨胀、隔膜收缩所需的空间,这样,使用该功能型材料涂层的极片制得的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可以实现零变形,极片在电池中完全平整,隔膜收缩后不起皱,电池内部无应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隆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9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星链的雷达天线展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复合电缆